感寓
吾人有正氣,養之曰浩然。
充之塞天地,失養則靡全。
反身而理縮,萬人吾往焉。
不縮乃自餒,褐夫亦難前。
燕丹不善養,謀報何拳拳。
虎狼一相犯,父子竟棄捐。
亦有廉將軍,爭功怒填填。
負荊終見屈,無乃相如賢。
恆思戰國君,奮師日相牽。
往往就囚虜,所見何其偏。
容忍乃君子,庶幾保天年。
血氣聖所戒,吾人當勉旃。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靡全:不完整,失去完整性。
- 理縮:理直氣壯,有底氣。
- 萬人吾往焉:即使麪對萬人,我也勇往直前。
- 自餒:自我氣餒,失去勇氣。
- 褐夫:穿粗佈衣服的普通人,這裡指普通人。
- 拳拳:忠誠而懇切。
- 棄捐:拋棄,放棄。
- 填填:形容憤怒的樣子。
- 負荊:背負荊棘,表示請罪。
- 見屈:被屈服,屈服。
- 奮師:奮起軍隊,發動戰爭。
- 囚虜:囚犯和俘虜。
- 偏:偏見,錯誤的看法。
- 勉旃:努力,勉勵。
繙譯
我們每個人心中都有一股正氣,培養它就能變得浩然。這股正氣可以充塞天地,但若失去培養,就會變得不完整。反省自己,理直氣壯,即使麪對萬人,我也勇往直前。如果失去底氣,就是自我氣餒,連普通人也難以前進。燕丹不善於培養自己的正氣,他的忠誠和懇切在麪對虎狼般的敵人時,父子二人最終被拋棄。也有像廉頗這樣的將軍,因爲爭功而憤怒,但最終還是屈服於相如的智慧。常常想到戰國的君主們,他們奮起軍隊,互相爭鬭,結果往往是成爲囚犯或俘虜,他們的見識是多麽的偏頗。容忍是君子的品質,這樣才能保持天年。血氣方剛是聖人所戒,我們應儅努力培養自己的正氣。
賞析
這首作品強調了培養正氣的重要性,以及在麪對睏難和挑戰時保持理直氣壯的態度。詩中通過對歷史人物的反思,指出不善養正氣會導致失敗和屈辱,而容忍和智慧則是保持長久和平安的關鍵。詩人鼓勵人們要努力培養自己的正氣,避免血氣方剛的沖動,以達到內心的平和與外在的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