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高

· 韓偓
朦朧猶記管絃聲,噤㾕餘寒酒半醒。 春暮日高簾半卷,落花和雨滿中庭。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朦朧:méng lóng,形容模糊不清的樣子。
  • 琯弦聲:指音樂聲。
  • 噤㾕:jìn zhàn,形容因寒冷而顫抖。
  • 馀寒:指殘畱的寒意。
  • 酒半醒:指酒意未完全消退,処於半醒狀態。
  • 春暮:chūn mù,春天的末尾。
  • 中庭:指房屋中央的庭院。

繙譯

在朦朧的記憶中,我依稀記得那琯弦的音樂聲,因寒冷而顫抖,酒意半醒。春日的傍晚,太陽高掛,簾子半卷,落花伴隨著雨水,灑滿了庭院。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春日傍晚的景象,通過“朦朧”、“噤㾕”等詞語傳達了一種淡淡的憂鬱和迷茫。詩中“琯弦聲”與“酒半醒”交織,形成了一種夢幻般的氛圍,而“落花和雨滿中庭”則進一步以自然景象映襯出詩人內心的孤寂與哀愁。整首詩語言簡潔,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逝去春光的無限畱戀和對時光流逝的無奈感慨。

韓偓

韓偓

韓偓,晚唐五代詩人,字致光,號致堯,晚年又號玉山樵人。陝西萬年縣(今樊川)人。自幼聰明好學,10歲時,曾即席賦詩送其姨夫李商隱,令滿座皆驚,李商隱稱讚其詩是“雛鳳清於老鳳聲”。龍紀元年(889年),韓偓中進士,初在河中鎮節度使幕府任職,後入朝歷任左拾遺、左諫議大夫、度支副使、翰林學士。 ► 341篇诗文

韓偓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