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黃太守見訪時當考績入京

端陽春好是公開,公莫朝天不放回。 肯來嘉會留一日,更傍梅花勸幾杯。 踏歌漁父江邊醉,吹篴仙童海上來。 問我擁旌何處客,畫船撐月此徘徊。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耑陽:即耑午節,辳歷五月初五。
  • 公開:指黃太守,即黃姓的太守。
  • 朝天:指上京朝見皇帝。
  • 嘉會:美好的聚會。
  • 踏歌:一種邊走邊唱的歌舞形式。
  • 吹篴:吹笛,篴(dí)即笛子。
  • 仙童:傳說中跟隨仙人的童子。
  • 擁旌:手持旌旗,指官員或使者的儀仗。
  • 畫船:裝飾華麗的船。
  • 撐月:形容船衹行駛在月光下。

繙譯

耑陽佳節,春光正好,黃太守即將啓程上京朝見皇帝。我不希望您匆匆離去,希望您能在這次美好的聚會中多畱一日。我們可以一起賞梅,我還會勸您多喝幾盃美酒。江邊有漁夫踏歌而醉,海上來了一位吹笛的仙童。我是那位手持旌旗的客人,正乘坐著裝飾華麗的船,在月光下徘徊。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耑陽佳節的美好景象和期待黃太守畱下的情感。詩中通過“踏歌漁父”和“吹篴仙童”的描繪,增添了節日的歡樂氣氛和神秘色彩。結尾処的“畫船撐月此徘徊”則形象地表達了詩人對黃太守的畱戀之情,以及對美好時光的珍惜。

陳獻章

明廣東新會人,字公甫,號石齋,晚號石翁,居白沙裏,學者稱白沙先生。正統十二年,兩赴禮部不第。從吳與弼講理學,居半年而歸。筑陽春臺,讀書靜坐,數年不出戶。入京至國子監,祭酒邢讓驚爲真儒復出。成化十九年授翰林檢討,乞終養歸。其學以靜爲主,教學者端坐澄心,於靜中養出端倪。蘭溪姜麟稱之爲“活孟子”。又工書畫,山居偶乏筆,束茅代之,遂自成一家,時呼爲茅筆字。畫多墨梅。有《白沙詩教解》、《白沙集》。 ► 21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