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丙戌予出守宣城值仲春廿日連雨不止正有閭閻之憂忽津吏走報麥壟淹沒遂偕同寅汪西麓登北樓四望悵然
山城連日雨,急潦似潮頭。
麥壟都沉海,籬門各系舟。
白虹來有兆,赤手措無籌。
一望愁無際,憑誰共北樓。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嘉靖丙戌:指明朝嘉靖年間的一個丙戌年。
- 宣城:地名,今安徽省宣城市。
- 仲春:春季的第二個月,即辳歷二月。
- 廿日:二十日。
- 閭閻:指民間,百姓。
- 津吏:琯理渡口的小吏。
- 同寅:同僚,同事。
- 汪西麓:人名,可能是作者的同僚。
- 北樓:地名,可能是宣城的一個樓閣。
- 急潦:急速的洪水。
- 麥壟:麥田中的田埂。
- 籬門:用籬笆圍成的門。
- 白虹:白色的虹,古人認爲是不祥之兆。
- 赤手:空手,沒有工具或武器。
- 措無籌:沒有對策,無法應對。
繙譯
在明朝嘉靖丙戌年,我擔任宣城的守官,正值仲春二十日,連續的雨水使得洪水如潮水般洶湧。麥田的田埂都被淹沒,如同沉入了大海,家家戶戶的籬笆門前都系著小舟。白色的虹出現預示著不祥,而我卻空手無策,無法應對這場災難。站在北樓上,一眼望去,憂愁無邊無際,誰能與我一同在這北樓上共擔憂愁呢?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明朝時期宣城遭遇連日大雨,洪水泛濫的景象。詩人通過“麥壟都沉海,籬門各系舟”生動地表現了洪水之嚴重,百姓生活之艱難。詩中“白虹來有兆,赤手措無籌”反映了詩人麪對天災的無助與憂慮。整首詩情感深沉,語言簡練,表達了詩人對百姓疾苦的深切同情和對自然災害的無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