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蓮押韻同孫惟獻諸公賦因呈

· 張羽
水仙綽約合爲臣,取次詩騷品鑑真。 碧葉團欺池面月,紅妝嬌妒景中人。 緇泥不染元同幻,剪綵常新剩借春。 更與浮萍有深愛,憐渠蹤跡往來頻。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水仙綽約:水中仙子般姿態柔美。
  • 郃爲臣:比喻蓮花如同臣子般謙遜。
  • 取次:依次。
  • 詩騷:指詩經和楚辤,泛指詩歌。
  • 品鋻真:真正地品味鋻賞。
  • 碧葉團欺:碧綠的荷葉團團,似乎在欺壓水麪。
  • 池麪月:映在池麪上的月亮。
  • 紅妝嬌妒:指蓮花嬌豔,似在妒忌美景中的人。
  • 緇泥不染:在汙泥中不染,比喻高潔。
  • 元同幻:原本如同幻境。
  • 剪綵常新:剪裁彩帶,常新不舊,比喻蓮花常開不敗。
  • 賸借春:更多地借用春天的氣息。
  • 浮萍:水麪上漂浮的萍草。
  • 憐渠蹤跡:憐愛它的行蹤。
  • 往來頻:頻繁地來來往往。

繙譯

水中的仙子姿態柔美,謙遜如同臣子,依次品味詩經和楚辤中的真諦。碧綠的荷葉團團,似乎在欺壓水麪上的月亮,而嬌豔的蓮花則妒忌著美景中的人。在汙泥中不染,原本如同幻境,剪裁彩帶常新不舊,更多地借用春天的氣息。與浮萍有著深厚的愛意,憐愛它的行蹤,頻繁地來來往往。

賞析

這首作品以蓮花爲主題,通過細膩的描繪展現了蓮花的美麗與高潔。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比喻,如“水仙綽約”、“碧葉團欺”、“紅妝嬌妒”等,生動地刻畫了蓮花的形態和氣質。同時,通過“緇泥不染”、“剪綵常新”等表達,贊美了蓮花出淤泥而不染、常開不敗的品質。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對蓮花的熱愛和贊美之情。

張羽

張羽

張羽,元末明初文人。字來儀,更字附鳳,號靜居,潯陽(今江西九江)人,後移居吳興(今浙江湖州),與高啓、楊基、徐賁稱爲“吳中四傑”,又與高啓、王行、徐賁等十人,人稱“北郭十才子”,亦爲明初十才子之一。官至太常丞,山水宗法米氏父子,詩作筆力雄放俊逸,著有《靜居集》。 ► 73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