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日看燈市

香氣與人煙,紛紛俠少年。 花過樓外看,燈出市中懸。 若個春無怨,誰家夜可憐。 可知愛惜月,趁未十分圓。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香氣:指花香。
  • 人菸:人群的氣息。
  • 紛紛:形容人多、熱閙。
  • 俠少年:指英俊勇敢的年輕人。
  • 若個:哪個。
  • :怨恨,不滿。
  • 可憐:值得同情,惹人憐愛。
  • 愛惜:珍惜。
  • :利用。
  • :還沒有。
  • 十分圓:完全圓,指月亮還未到最圓的時候。

繙譯

花香與人群的氣息交織,熱閙非凡,衆多英俊的年輕人穿梭其中。花兒在樓外綻放,吸引人們駐足觀賞,而燈籠則在市集中高高掛起。在這個春夜裡,哪個地方沒有怨恨,哪家的人不顯得可憐呢?人們都知道要珍惜這美好的月光,趁著月亮還未完全圓潤的時候。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明代燈市的熱閙場景,通過“香氣與人菸”、“紛紛俠少年”等詞句,生動地展現了節日的繁華和年輕人的活力。詩中“若個春無怨,誰家夜可憐”巧妙地表達了人們在歡樂之餘的淡淡哀愁,而結尾的“可知愛惜月,趁未十分圓”則寄托了人們對美好時光的珍惜和對未來的期待。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情感細膩,展現了詩人對生活的深刻感悟。

王稚登

明常州府武進(一作江陰)人,移居蘇州,字伯谷,號玉遮山人。十歲能詩,既長,名滿吳會。吳門自文徵明後,風雅無定屬,稚登嘗及徵明門,遙接其風,擅詞翰之席者三十餘年,爲同時代布衣詩人之佼佼者。閩粵人過蘇州者,雖商賈亦必求見乞字。萬曆中徵修國史,未上而史局罷。曾編散曲爲《吳騷集》,所收己作不少。又有《吳郡丹青志》、《奕史》《吳社編》及《尊生齋集》等。 ► 24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