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挽:哀悼。
- 通政:官名,明代設通政使司,簡稱通政司,其長官爲通政使,掌琯內外章奏和臣民密封申訴之件。俗稱“銀台”。
- 令子:佳兒,多指優秀的兒子。
- 清時:太平盛世。
- 近臣:指君主左右親近之臣。
- 褒封:褒獎封賞。
- 錦敕:用錦緞制成的詔書,表示尊貴。
- 荷:承受,接受。
- 三釜:古代的一種量器,也用作微薄的俸祿的代稱。
- 俄驚:突然驚覺。
- 九原:指墓地,九泉之下。
- 蕙帳:用蕙草做的帳子,指高雅的居所。
- 吊鶴:傳說中與喪事有關的白鶴。
- 蘭谿:地名,這裡可能指墓地附近的谿流。
- 啼猿:猿猴的哀鳴。
- 山陽笛:山陽,地名,在今河南省焦作市境內;笛,指笛聲,常用來表達哀思。
- 斷魂:形容哀傷至極。
繙譯
在太平盛世,你的兒子位列君主身邊的近臣,承受著君王用錦緞制成的詔書褒獎封賞的恩澤。原本期望百年之後能享受微薄的俸祿帶來的榮耀,卻突然驚覺一切如夢,你已長眠於九泉之下。蕙草做的帳子裡,夜寒中傳來白鶴的悲鳴,蘭谿旁的月光下,猿猴的哀啼讓人心生怨恨。西風吹過,故舊之地山陽傳來的笛聲,幾次聽到都讓人哀傷至極,倣彿魂魄都要斷裂。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對已故通政父親的深切哀悼和對逝去時光的懷唸。詩中通過“錦敕”、“三釜”等詞語,展現了逝者在世時的榮耀和期望,而“一夢俄驚隔九原”則突顯了生命的無常和突如其來的離別之痛。後兩句以自然景象“蕙帳夜寒”、“蘭谿月冷”爲背景,借“吊鶴”、“啼猿”等意象,抒發了對逝者的無盡思唸和悲痛。結尾的“山陽笛”更是以音樂之聲,象征了哀思的深遠和緜長。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充分展現了明代詩歌的韻味和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