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滋廣上人石湖精舍

· 何絳
數間茅屋小橋東,野衲無言鳥語風。 清磬一聲禪定後,柴門深閉藕花中。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宿滋廣上人石湖精捨:在滋廣上人的石湖精捨過夜。滋廣上人是一位僧人,精捨即僧人的居所。
  • 野衲:指在野外的僧人,這裡指滋廣上人。
  • 清磬:指寺廟中用來敲擊的磬,聲音清脆。
  • 禪定:彿教術語,指通過冥想達到的精神集中狀態。
  • 柴門:用樹枝、木條等做成的簡陋門。

繙譯

在石湖精捨,幾間茅屋坐落於小橋的東邊, 野外的僧人默默無言,衹有鳥兒的鳴叫和風聲。 一聲清脆的磬響,在禪定之後, 簡陋的門深深關閉,四周是盛開的荷花。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甯靜的禪意畫麪,通過茅屋、小橋、野僧、鳥語、風聲、清磬、禪定、柴門和藕花等元素,展現了石湖精捨的幽靜與超脫。詩中“野衲無言鳥語風”一句,以動襯靜,突出了僧人的靜默與自然的和諧。結尾的“柴門深閉藕花中”則加深了這種隱逸的氛圍,使人感受到一種遠離塵囂、廻歸自然的甯靜與恬淡。

何絳

何絳,與陳恭尹同渡銅鼓洋,訪遺臣於海外。又聞桂王在滇,復與恭尹北上,西濟湘沅,不得進,乃東遊長江,北過黃河,入太行。嘗歷遊江浙及燕、齊、魯、趙、魏、秦、楚間,終無所就。晚年歸鄉,隱跡北田。與其兄衡及陳恭尹、陶璜、樑槤合稱“北田五子”。著有《不去廬集》。清康熙《順德縣誌》卷一三有傳。何絳詩,以中山大學圖書館藏舊鈔本《不去廬集》爲底本,參校民國汪兆鏞鈔本(簡稱汪本)及一九七三年何耀光何氏至樂樓影印汪氏微尚齋鈔本(簡稱何本)。 ► 55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