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農髯見寄一詩次韻答之
農髯搦管灑蘭雪,兀兀窮年忘頭白。
妙收衆藝歸自得,神凝造化沃內熱。
安知二豪更侍側,我竄窮山幾苟活。
久無鮮鱠供縷切,日飽苦笋比遺蕨。
行篋尚搜髯水墨,光精不汚龍戰血。
況吐俊句躋三絕,死友獨抗李文潔。
髯果來博猿鳥悅,爲買泉明上京宅。
拼音

陳三立
陳三立(1859-1940),字伯嚴,號散原,江西義寧(今九江修水)人。湖南巡撫陳寶箴之子,與譚嗣同、丁惠康、吳保初合稱“維新四公子”。光緒15年己丑(1889)進士,官吏部主事,期間曾參加強學會。光緒21年(1895),棄吏部主事官職,往湖南協助其父推行新政,辦時務學堂、武備學堂、算學館、《湘報》、南學會,羅致了包括譚嗣同、梁啓超、黃遵憲在內的維新志士,湖南風氣爲之一變,成爲全國維新運動的中心之一。戊戌(1898)政變後,以“招引奸邪”之罪革職,移居於江西南昌西山崢廬。後出任三江師範學堂總教習。清亡後以遺老自居,1937年盧溝橋事變,絕食五日而死。其詩宗尚黃庭堅,風格清奇拗澀,是近代同光體贛派的領袖,梁啓超稱其詩“不用新異之語而境界自與時流異,濃深俊微,吾謂於唐宋人集中罕見倫比”。有《散原精舍詩》、《散原精舍詩續集》、《散原精舍詩別集》。
► 2828篇诗文
陳三立的其他作品
- 《 上元夜次申招坐小艇泛秦淮觀游 》 —— [ 清 ] 陳三立
- 《 次申伯弢招棹小舫尋青溪勝處還就仲魯飲水榭 》 —— [ 清 ] 陳三立
- 《 同次申拏舟至毘盧寺迫暮不得入眺還飲酒樓旁 》 —— [ 清 ] 陳三立
- 《 曾郎中酒集河舫 》 —— [ 清 ] 陳三立
- 《 長沙還義甯雜詩 其二十 》 —— [ 清 ] 陳三立
- 《 庸庵同年屆重游泮宮重宴鹿鳴之期疊紀詩篇海內知舊賡和甚衆余臥疴匡山久廢吟詠勉綴二絕博一笑 其一 》 —— [ 清 ] 陳三立
- 《 夜過仁先 》 —— [ 清 ] 陳三立
- 《 初堂歌席戲爲二絕 》 —— [ 清 ] 陳三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