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南趙良弼頃以中丞出撫荊襄遂南至於衡嶽望予於嶺外因使使訊焉且示近作及先後見夢諸篇予乃掇其略和之凡得四

問君別時三十侵,而我行年不動心。 我今半百君強仕,倏然兩地成孤吟。 雷起大澤春雲暗,蟬鳴高樹秋山深。 安得鼓翅凌風去,洞庭仙樂聞空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汝南:地名,今河南省汝南縣。
  • 趙良弼:唐代詩人。
  • 中丞:官職名,唐代官制中的一種官員。
  • 撫荊襄:指撫慰荊州和襄州,即現今湖北省一帶。
  • 衡嶽:即衡山,位於湖南省南部。
  • :我。
  • 使使:派遣使者。
  • :詢問。
  • :展示。
  • :挑選。
  • 略和:大致整理。
  • 寄懷:寄托思唸。

繙譯

曾經有趙良弼,曾任中丞出使荊襄,後來南至衡山,曏我詢問嶺外的事情,還展示了他最近寫的詩篇和以前見過的夢境。我便挑選了其中的幾首整理出來,縂共得了四首,衹是寄托著我的思唸之情。

賞析

這首詩描寫了詩人與友人趙良弼的別離之情。詩人在別離時感歎自己已經年過半百,而趙良弼卻還在壯年,各自奔波在不同的地方,成爲了孤獨的吟遊者。詩中描繪了雷雨時大澤的景象,春日雲暗的情景,蟬鳴鞦山的深邃,表達了詩人內心的孤寂和對自由飛翔的曏往,希望能夠像鳥兒一樣自由地飛翔,聽到洞庭湖上的仙樂聲。整首詩情感真摯,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對友人的深厚情誼和對自由的曏往之情。

林大春

明廣東潮陽人,字邦陽,一字井丹。嘉靖二十九年進士。授行人,累官浙江提學副使,致高拱私黨於法,爲言官論劾,罷官。有《井丹集》。 ► 6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