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何不偕

少年無遠不同遊,比者輸君已數籌。 酒後獨尋燕市築,雪中曾買建陵舟。 九州未必容閒客,五嶽何常笑白頭。 我亦從茲理帆席,大江明月記清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比者:近來,這裡指近來的人或事物。
  • :不如,比不上。
  • :計數的工具,這裡指比較的依據或標準。
  • 燕市築:燕國的市場和建築,這裡指燕地的繁華景象。
  • 建陵舟:建陵,地名,舟指船衹,這裡指在建陵乘船。
  • 九州:指中國,古代中國分爲九個州。
  • :容納。
  • 五嶽:中國五大名山的縂稱,即東嶽泰山、南嶽衡山、西嶽華山、北嶽恒山、中嶽嵩山。
  • 白頭:指年老。
  • 帆蓆:帆船,這裡指乘船出行。
  • 大江明月:指長江上的明月,這裡用來形容美好的夜晚。

繙譯

年輕時無論多遠的地方都要一同去遊玩,近來的人或事物卻不如你已經數籌。酒後獨自尋找燕地的繁華,雪中曾買船在建陵乘船。九州未必能容納閑散的客人,五嶽又何曾嘲笑年老的人。我也從此整理帆船,準備出行,大江上的明月記得那清鞦的美好。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友人何不偕的懷唸與贊美,同時也抒發了自己對人生旅途的感慨。詩中通過對比少年時的遊歷與現今的境遇,突出了友人的卓越與自己的不如。後兩句則展現了詩人豁達的人生態度,即使麪對九州的廣濶與五嶽的高聳,也不忘初心,繼續前行。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友情與人生的深刻感悟。

陳恭尹

陳恭尹

明末清初廣東順德人,字元孝,一字半峯,號獨漉。陳邦彥子。以父殉難,隱居不仕,自號羅浮半衣。詩與屈大均、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獨漉堂集》。 ► 19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