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沙門繼徹遊京寺

· 劉績
芳蘭不怨秋,幽桂不媚春。 拂拭片月心,斗藪孤鶴身。 採珠須採茜,懷玉休懷珉。 當思鏡中淥,歸濯屐底塵。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芳蘭:香草名,即蘭花,常用來比喻君子。
  • 幽桂:隱逸的桂樹,桂樹常象征高潔。
  • 片月心:比喻心境如片月般清澈明亮。
  • 鬭藪:抖動,搖動,這裡指振作精神。
  • 孤鶴身:比喻孤獨高潔的身姿。
  • 採珠須採茜:採珠應採真正的珍珠,茜指真正的寶石。
  • 懷玉休懷瑉:懷玉應懷真正的玉,瑉指普通的石頭。
  • 鏡中淥:鏡中的清水,比喻清澈的心境。
  • 屐底塵:鞋底的塵土,比喻世俗的塵埃。

繙譯

蘭花不怨鞦天的到來,幽靜的桂樹也不媚春光。 心境如同拂拭過的片月一般清澈,振作起孤鶴般高潔的身姿。 採珠應儅採真正的寶石,懷玉不要懷普通的石頭。 應儅思唸那鏡中的清澈水波,歸來時洗去鞋底的塵土。

賞析

這首詩通過比喻和象征手法,表達了詩人對於高潔品質的追求和對世俗的超脫。詩中“芳蘭”與“幽桂”不隨季節變化,象征著君子的高潔不受外界影響。後文通過“片月心”與“孤鶴身”進一步強調了內心的清澈與身姿的高潔。最後兩句則勸誡人們要追求真正的價值,保持內心的純淨,不被世俗塵埃所染。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於精神境界的曏往和追求。

劉績

明湖廣江夏人,字用熙,號蘆泉。弘治三年進士,官至鎮江知府。有《三禮圖》、《六樂說》、《管子補註》。 ► 6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