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十三日陶齋尚書集半山亭看雨
乍戢江海蹤,耳猶沸歌吹。
矗矗屋角山,飛雲蕩吾意。
穿堞踐廣陌,筍輿逐鞍轡。
燭天黃白花,春風聚香氣。
亭館陂陀上,叢木颺旌旆。
拾級造綺筵,新薦江鮪味。
虬須恣啖嚼,讙呼互揚觶。
颯沓飛雨高,寒色亂空翠。
川原眩蠛蠓,摧頓萬鴉翅。
尚書別有適,霑灑耕播地。
酒酣動古悲,斯人渺千歲。
用意喧騰初,餘待未來世。
余亦忝鄉井,執抝不曉事。
頻過映衣裳,欲下爭墩淚。
晚磬散車騎,白牛得熟視。
拼音

陳三立
陳三立(1859-1940),字伯嚴,號散原,江西義寧(今九江修水)人。湖南巡撫陳寶箴之子,與譚嗣同、丁惠康、吳保初合稱“維新四公子”。光緒15年己丑(1889)進士,官吏部主事,期間曾參加強學會。光緒21年(1895),棄吏部主事官職,往湖南協助其父推行新政,辦時務學堂、武備學堂、算學館、《湘報》、南學會,羅致了包括譚嗣同、梁啓超、黃遵憲在內的維新志士,湖南風氣爲之一變,成爲全國維新運動的中心之一。戊戌(1898)政變後,以“招引奸邪”之罪革職,移居於江西南昌西山崢廬。後出任三江師範學堂總教習。清亡後以遺老自居,1937年盧溝橋事變,絕食五日而死。其詩宗尚黃庭堅,風格清奇拗澀,是近代同光體贛派的領袖,梁啓超稱其詩“不用新異之語而境界自與時流異,濃深俊微,吾謂於唐宋人集中罕見倫比”。有《散原精舍詩》、《散原精舍詩續集》、《散原精舍詩別集》。
► 2828篇诗文
陳三立的其他作品
- 《 贈敬安上人選天童 》 —— [ 清 ] 陳三立
- 《 補松同年招同蒿叟仁先恪士尋西溪飲交蘆庵觀所藏卷子 》 —— [ 清 ] 陳三立
- 《 雪中瞥兩畫眉立枝上作 》 —— [ 清 ] 陳三立
- 《 公約曉暾夜過約次日訪伯沆圖書館同登掃葉樓風雨不果悵然作 》 —— [ 清 ] 陳三立
- 《 神雪館聽琴 其一 》 —— [ 清 ] 陳三立
- 《 漲退步後園 》 —— [ 清 ] 陳三立
- 《 抱冰宮保武昌節府廳事懸有國初釗公統勳于公成龍郭公琇魏公環極魏公裔介鄂爾泰公字幅各一從類搜致之盛歎爲僅 》 —— [ 清 ] 陳三立
- 《 長沙還義甯雜詩 其二十三 》 —— [ 清 ] 陳三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