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述堯 [宋] ? ~ ?

宋嘉興華亭(今上海)人,寄籍臨安錢塘(今浙江杭州),字進道。宋髙宗紹興二十四年(西元一一五四年)進士(清乾隆《杭州府志·巻六十七》)。宋孝宗乾道四年(西元一一六八年)知溫州樂清縣(清光緒《樂清縣志·巻七》)。乾道九年(西元一一七三年),權發遣處州(《宋會要輯稿·職官四三·一六八》)。淳熙九年(西元一一八二年)於知鄂州任放罷(《宋會要輯稿·職官七二·三六》)。淳熙十五年(西元一一八八年),起知信州,旋改主管亳州明道宮(《宋會要輯稿·職官七二·四九》)。工詞。有《蕭臺公餘詞》,以其官樂清時縣有蕭臺峰,故以名詞,今存《彊村叢書》本。清陸潛園跋其詞謂「清麗芊綿,絶無語録氣,亦南宋道學家所罕見也」。慢詞如《念奴嬌·山城秋早》次劉周翰韻抒懷,《水調歌頭·碧落暮雲捲》詠中秋,氣勢豪放,風格接近東坡;短調如《朝中措·滿城風雨近重陽》、《減字木蘭花·千葉梅》,亦清新靈動。《全宋詞》第三册收其詞六十九首。《全宋詩·巻二千一百二十七》録其詩一首。《全宋文·巻四千九百二十二》收有其文。事跡見《永樂樂清縣志·巻七》、陸潛園《〈蕭臺公餘詞〉跋》。 ► 66篇诗文

著述

  字進道,華亭(今上海)人,紹興二十四年進士。乾道四年,知溫州樂清縣。九年,權發遣處州(《宋會要輯稿》職官四三之一六八)。淳熙九年,知鄂州,放罷(同上書職官七二之三六)。十五年,知信州,旋改主管毫州明道宮。著有《簫臺公餘詞》一卷,以其官樂清時縣有簫臺峯,故取以名詞,今存《彊村叢書》本。其詞「清麗芊綿,絕無語錄氣,亦南宋道學家所罕見也」(陸心源《簫臺公餘詞跋》)。慢詞如《念奴嬌》(山城秋早)抒懷,《水調歌頭》(碧落暮雲卷)詠中秋,氣勢豪放,風格接近蘇東坡;短調如《朝中措》(滿城風雨近重陽)、《減字木蘭花》(暗香清絕),也清新靈動。《全宋詞》第三冊收其詞六十九首。《全宋詩》卷二一二七錄其詩一首。《全宋文》卷四九二二收有其文。事蹟見《永樂樂清縣誌》卷七、陸心源《簫臺公餘詞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