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紫芝 [宋] ? ~ ?
宋婺州金華人,流寓揚州,字秀老,改字無本。少有高行,不娶,得浮屠氏心法。工詩,與王安石遊,曾作《唱道歌十章》,極言萬事如浮雲,世間膏火煎熬可厭,安石樂之,每使人歌。哲宗元祐初卒。
► 19篇诗文
俞紫芝(?~1086)字秀老。金華(今屬浙江)人,寓居揚州(今屬江蘇)。少有高行,篤信佛教,得其心法,終身不娶不仕。王安石晚年居江寧(今江蘇南京),俞紫芝與其弟俞子中(字清老)從遊,頗得賞識。王安石自稱晚年門下多佳客(李之儀《書俞秀老詩卷後》),俞氏二兄弟便是代表。
俞紫芝的詩修潔豐整,意境高遠,氣質不凡。據說他的詩初時不大爲人所知,後來王安石把他的詩句「有時俗事不稱意,無限好山都上心」寫在隨身所用的扇子上,衆人這才稱異而看重他(《苕溪漁隱叢話》前集卷三十七引《潘子真詩話》)。王安石稱讚他的詩:」公詩何以解人愁,初日芙蕖映碧流。爲怕元劉爭獨步,不妨陶謝與同遊。」
《全宋詞》第一冊收其詞三首。《全宋詩》卷六二○錄其詩十六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