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士琦

楊士琦 [清] ? ~ ?

人物生平

  楊士琦(1862—1918),字杏城,清同治元年 (1862年)生於淮安府山陽縣,楊士驤之弟。光緒八年(1882年)中舉,報捐道員。十一年,捐指直隸試用,10餘年一直總辦關內外鐵路事宜。

  光緒二十五年,楊爲兩廣總督李鴻章重用,與兄士驤同赴廣州效命。後李遷北洋大臣,而兄弟同回北京參預機密,雙雙青雲於北京幕府。此間,與慶親王奕劻及袁世凱過往甚厚。翌年,曾上書袁世凱請求鎮壓義和團運動,並擔任李鴻章與八國聯軍議和中的聯絡員。光緒二十七年,李死後,楊轉身投靠袁世凱,任洋務總文案獻,成爲袁「運動親貴,掌握政權」的馬前卒,持續十數年受寵不衰,被袁視爲心腹,且素稱「智囊」。

  《辛丑條約》既訂,楊受袁世凱重託,持銀10萬兩賄賂慶親王,以其乖巧的口舌,應變的心計,將奕、袁拉入一夥,一躍擢任郵傳部長。

  光緒三十二年九月,袁世凱責任內閣制度失敗。楊主動充當袁排除異己瞿鴻禨、岑春煊陰謀的主角,與奕合作,密調戊戌政變前的檔案,另耗銀 2萬兩,得陷害瞿、岑2人佐證,其心計高深莫測,爲世之稀。

  辛亥革命告成。楊隨機應變,力勸袁世凱迫清帝退位,與南方議和,自甘爲議和專使唐紹儀隨員。民國4年(1915年),楊深知袁反對共和、樂於稱帝的心理,一拍即合,於次年元月,極力擁戴袁登上「洪憲皇帝」的寶座。旋,又因是袁世凱的倖臣之緣,再遷升政事堂左臣。權力竟駕於國務卿徐世昌之上。

  民國7年,楊士琦伴隨袁世凱破滅2年已久的「皇帝夢」,於鬱郁不得「志」中,結束其一生。

人物軼事

  楊士琦(1862—1918),字杏城,泗州人(今江蘇盱眙),出身大官僚家庭,爲李鴻章、袁世凱的重要部屬。在袁世凱許多重大政治活動中都曾出謀劃策。後擔任了民國熊希齡內閣的交通總長。1903年1月,袁世凱派楊士琦到上海爲幫辦電政大臣兼輪船招商局總理。楊士琦上任伊始,便擬定《章程十條》,吹捧「官督商辦,已着成效」,章程強調北洋大臣(即袁世凱)在該局擁有巨大權力,封建性十分突出。楊士琦還秉承袁世凱的旨令,在招商局發行直隸公債,從經濟上對該局進行變相剝奪,給招商局的經營與管理造成嚴重影響。1913年6月,招商局重選董事會,楊士琦在袁世凱的支持下與盛宣懷等9人一起當選爲董事,並在股東常會上當選爲董事會會長。楊士琦的招商局董事會會長交椅,坐了4年,直到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盛宣懷家族在招商局重新掌權爲止。

  清光緒三十年清政府商部接收了南洋公學,校名改爲高等實業學堂。楊士琦任監督。楊士琦上任後對學校教務、體制等進行了一些改革。廢除了總理、提調職務,設教務、齋務、庶務三長分工負責學校行政,重新制定《商部高等實業學堂章程》,明確提出「本學堂講求實業,以能見諸實用爲要旨,爲振興中國商業造就人才」。清光緒三十三年八月楊士琦辭職離校 。南洋公學是上海交通大學的前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