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端方 [清] 1861 ~ 1911
人物生平
早年經歷
光緒八年(1882年),端方中舉人,捐員外郎,後遷候補郎中。
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任直隸霸昌道。不久清廷在北京創辦農工商局,將其召還主持局務。端方趁此機會上《勸善歌》,受到慈禧賞識,被賜三品頂戴。此後,端方出任陝西按察使、布政使、並代理陝西巡撫。
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八國聯軍佔領北京,慈禧和光緒帝出逃陝西。端方因接駕有功,調任河南布政使。
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端方升任湖北巡撫,隨即辦起了六十餘所新式學堂並派出大批的留學生(其子也赴美國留學)。
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代理湖廣總督。光緒三十年(1904年),代任兩江總督創建暨南大學。之後,他調任湖南巡撫。在歷任上述封疆大吏期間,端方鼓勵學子出洋留學,被譽爲開明人士,「奮發有爲,於內政外交尤有心得」。
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端方任湖南巡撫,半年內便建有小學堂八十多所。據說,端方在調任江蘇巡撫時,上任伊始便革除了各州縣例送紅包給新任巡撫大人的陋習,並將紅包的錢選派兩名學生出國留學,一時傳爲美談。
出洋考察
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端方被召回北京,升任閩浙總督,未及上任,便被派遣了更爲重要的任務。同年,清政府受立憲運動影響,派端方和載澤、戴鴻慈、徐世昌和紹英五大臣出使西方考察憲政,預備制定憲法。在出發之前,慈禧太后特意召見了端方,並賞賜了一些宮廷御用點心以示鼓勵。慈禧太后問端方:「新政已經實行了幾年,你看還有什麼該辦、但還沒有辦的?」端方回奏:「尚未立憲。」慈禧太后問:「立憲有什麼好處?」端方說:「立憲後,皇位可以世襲罔替。」慈禧太后聽後,若有所思。五大臣出發之日,革命黨人吳樾以自殺式炸彈,在正陽門火車站行刺,致使啓程之日推遲,徐世昌、紹英也被李盛鐸和尚其亨頂替。同年十二月七日,端方和戴鴻慈祕密出發,率領正式團員33人,從秦皇島乘海圻號軍艦赴上海,於十二月十九日下午轉乘美國郵輪赴日本。戴鴻慈、端方一行歷訪日本、美國、英國、法國、德國、丹麥、瑞典、挪威、奧地利、俄國十國,於次年八月回國。
回國仕途
回國之後,端方總結考察成果,上《請定國是以安大計折》,力主以日本明治維新爲學習藍本,儘速制定憲法。端方還獻上自己所編的《歐美政治要義》,後世認爲此乃中國立憲運動的重要著作。
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底,光緒皇帝與慈禧太后相繼去世,攝政王載灃上臺執政,其新任伊始便以「足疾」爲名將袁世凱開缺,而端方則在兩江總督任上幹了三年後,不久即接任爲直隸總督(原直隸總督楊士驤突然暴卒),一舉登上了個人仕途的最高峯。
宣統元年(1909年)調直隸總督。十月,曾多次承辦過皇室婚喪慶典及陵墓工程的端方被命籌辦慈禧太后梓宮移陵及相關事宜,但是在慈禧出殯之時因拍照驚擾隆裕皇太后,被罷官。
譁變殉職
宣統三年(1911年)五月十八日,端方被委任爲川漢粵漢鐵路督辦大臣,因欲與湖廣總督瑞澄爭功,強行將四川當地民辦鐵路收歸國有,激起川湘鄂保路運動。同年抵達漢口。
同年九月七日,發生成都血案,四川局勢瀕於失控。九月十日清廷將四川總督趙爾豐免職,命端方署理,率湖北新軍第八鎮第十六協第三十一標及三十二標一部,經宜昌入川,至資州。十一月二十七日新軍譁變,端方和其弟端錦爲軍官劉怡鳳所殺。清廷贈端方太子太保,諡忠敏。
民國元年(1912年)一月十日晚7時,端氏兄弟的頭顱,放在裝洋油的鐵盒裏,由重慶民軍代表李某押解上船,運抵武昌。鄂軍都督黎元洪下令將兩顆頭顱遊街示衆,武漢萬人空巷,圍觀此頭。後由端方長子端繼先尋回並運回北京安葬。
主要成就
新式教育
端方是中國新式教育的創始人之一,他在代任兩江總督期間,在南京鼓樓創辦了暨南學堂。在任湖北、湖南巡撫期間,命令各道、府開辦師範學院。在任江蘇巡撫期間,決心革除陋習,下令各州縣照例奉送的紅包全數退回,用作選派兩名當地學生出國留學。
端方還是中國第一所幼兒園和省立圖書館的創辦人。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赴歐美考察各國政治,次年回國,建議清政府預備立憲,以抵制革命運動。近代公共圖書館事業開創者,在外國考察時,見國外名都均沒有官方公共藏書機構,民衆教育普及,使他耳目一新。遂奏請設立公共藏書機構——圖書館,成爲創辦圖書館、發展圖書館事業促進派。我國最早的幾個官辦公共圖書館,如江南圖書館,湖北省圖書館、湖南圖書館、京師圖書館等館的創立,他出力甚多。爲完成中國封建藏書樓向近代圖書館過渡,起了重要推動作用,對保存中國古代文獻亦有貢獻,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江南藏書家丁丙經商失敗虧資百萬,欲售其藏書。他恐「八千卷樓」重蹈「皕宋樓」覆轍,奏請政府以75 000元盡購丁丙的藏書,藏於江南圖書館(今南京圖書館)。
他還派出了二十多名幼女赴日本學習師範教育。
收藏成就
端方從政之餘,醉心於古玩收藏,是中國著名的收藏家之一,個人亦喜藏書,且收藏頗富,精品亦多,藏書處曰「寶華庵」、「陶齋」,藏書印有「樂道主人真賞」、「端方藏記」等。同伯希和等人保持着良好的關係。在出洋考察期間,他還收集了古埃及文物,是近代中國收藏外國文物第一人。
端方死於四川之後,其子弟因貧困,經福開森中介,在民國十三年(1924年)將其最著名的收藏——一套商朝青銅器以約20萬兩白銀的價格出賣給大都會藝術博物館。
軼事典故
得罪太監
宣統元年(1909年)十一月初,隆裕太后任命她的親信太監小德張坐鎮玉田縣城一家當鋪,監督和檢查由北京到東陵的靈道事宜。時任奉天遼北總統的張勳和小德張交情不錯。有一天,張勳和端方和武衛左軍總統官薑桂題到玉田拜訪小德張。小德張雖然和端方不認識,但與端方的弟弟有舊,因而對其格外留意。
作爲後宮掌門人隆裕太后的親信太監,特別是禮數上絕不允許有絲毫的閃失,但是不拘小節的端方卻大意了。與小德張見面時,心思縝密的張勳非常注意禮節,而端方只是略微動了一下胳膊以示行禮,並且行爲不莊重。端方「輕佻、傲慢、無禮」的舉動給小德張留下了壞印象。如果端方之後有及時改過、以示修好的表現,或是事後請人跑跑關係疏通疏通,絕不會迎來小德張日後的報復,但是,端方沒有。
偷拍事件
宣統元年(1909年)十一月十五日,慈禧奉安大典隆重舉行。端方參加了葬禮,按照成例,一位官員可以帶幾位僕從跟隨,以盡護衛及服務之責。在端方所帶的僕從中,有僞裝的尹紹耕、尹紹耕的弟弟尹滄海以及福升照相館的另外兩位攝影師,雖然他們已經有所收斂,但是他們用冒煙的照相機抓景的另類行爲還是引起了葬禮主管官員的注意,最後,福升派出的人員被全數逮捕收監,接受審訊。福升是爲了抓拍頭條而來,但始料未及的是他們卻成了當天的頭條。
審訊的結果,端方被牽了出來。負責處理此事的是宣統皇帝溥儀的父親——攝政王載灃。載灃的本意是大事化小,但是小德張卻執意聯合李國傑以「妨害風水、破壞靈道、偷照御容、故意褻瀆」爲詞,想要置端方以死地,隆裕太后也主張嚴懲。端方多方疏通求情。十一月二十三日,清廷軍機處閣議以「恣意任性,不知大體」爲由,對端方予以革職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