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謝惠連 [南北朝] 397 ~ 433
南朝宋陳郡陽夏人。謝方明子。十歲能文,深受族兄謝靈運知賞。宋文帝元嘉七年,爲司徒彭城王劉義康法曹參軍。與謝靈運並稱“大小謝”。所作《祭古冢文》、《雪賦》爲傳世名篇。有明人輯《謝法曹集》。
► 37篇诗文
曾祖父
謝鐵(謝安六弟),永嘉太守。
祖父
謝翀(351-399),字秀度,黃門侍郎、中書侍郎,贈散騎常侍。
父親
謝方明(380—426),東晉官員,家在會稽,謝方明病歸,除黃門侍郎,不就。爲孫恩所殺,追贈散騎常侍。著作佐郎,擔任司徒王謐府主簿、從事中郎、左將軍劉道憐長史、中軍將軍長史、晉陵太守、驃騎將軍長史、南郡相、宋臺尚書吏部郎、侍中、丹陽尹、會稽太守。
弟弟
謝惠宣(412-462),南朝宋竟陵王司徒劉誕府從事中郎、臨川內史。
謝惠連是謝安幼弟謝鐵之曾孫,謝靈運之族弟,父謝方明歷任竟陵太守、丹陽尹、會稽太守等職。惠連「幼而聰敏,年十歲即能屬文」,「輕薄不爲父方明所知」,深得謝靈運的賞識,謝靈運「見其新文,每曰:『張華重生,不能易也』」。
「本州闢主簿,不就。」元嘉七年(430年),方爲司徒彭城王義康法曹參軍。
元嘉十年(433年)卒,時年二十七歲。官位不顯,配劉氏,無子。
小賦
東漢以後,大賦開始衰微,抒情詠物的小賦逐漸興起。謝惠連的《雪賦》和謝莊的《月賦》並稱爲六朝這一類小賦的代表作。這篇賦沿用了漢賦中假設主客的形式,從醞釀降雪寫到雪霽天晴,展現了素淨而奇麗的畫面。他的《祭古冢文》,寫得也很有感情,前半關於古冢形制的描寫,可看作是中國最早的考古發掘簡報。他的詩作,雖不如謝靈運精警,但遣詞構句頗似靈運不過。他也有一些詩筆調輕靈,用詞清豔,如《秋懷》的「皎皎天月明,奕奕河宿爛。蕭瑟含風蟬,寥唳度雲雁,寒商動清閨,孤燈暖幽幔」;《搗衣》的「欄高砧響發,楹長杵聲哀。微芳起兩袖,輕汗染雙題」等句,都是着意構想的好句。《詩品》評他這兩首詩說:「《搗衣》、《秋懷》之作,雖復靈運銳思,亦何以加焉。」他的一些樂府詩,則頗有牢騷不平之氣。《詩品》將其詩定爲中品。後人把他和謝靈運、謝脁合稱「三謝」。
文學作品
《隋書·經籍志》載有《謝惠連集》6卷,今已亡佚。明代以後有大量的輯本。嚴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全宋文》卷34輯錄其文有17篇,逯欽立《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宋詩》卷四錄其詩33篇。
鍾嶸《詩品》評語
《宋法曹參軍謝惠連》
小謝才思富捷,恨其蘭玉夙凋,故長轡未騁。《秋懷》、《搗衣》之作,雖復靈運銳思,亦何以加焉。又工爲綺麗歌謠,風人第一。《謝氏家錄》雲:「康樂每對惠連,輒得佳語。後在永嘉西堂,思詩竟日不就。寤寐間忽見惠連,即成『池塘生春草』。故嘗雲:『此語有神助,非我語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