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稚珪 [南北朝] 447 ~ 501
名或作圭。南朝齊會稽山陰人,字德璋。孔靈產子。好學有美譽。太守王僧虔引爲主簿,仕宋爲尚書殿中郎。後爲齊高帝蕭道成記室參軍,與江淹對掌辭筆。入齊,歷官廷尉、御史中丞,參與校定晉律舊注,請置律助教,教授法學,事未施行。東昏侯永元元年,爲都官尚書,遷太子詹事。好文嗜酒,不樂世事。明人輯有《孔詹事集》。
► 6篇诗文
孔稚珪文享盛名,曾和江淹同在蕭道成幕中「對掌辭筆」。豫章王蕭嶷死後,他的兒子請沈約和孔稚珪寫作碑文,可見他在上層社會中的地位。史稱他」不樂世務,居宅盛營山水」,「門庭之內,草萊不剪」。但他對皇帝所不喜歡的人也從不稍假寬容,其彈章劾表,著稱一時。
孔稚珪最著名的作品是駢文《北山移文》。文章借北山山靈的口吻,嘲諷了當時的名士周顒故作高蹈而又醉心利祿。類似周顒的情況,自兩晉以來比較普遍,因此此文筆鋒所指,並不限於周顒個人。文章寫得尖刻潑辣,通過對山川草木擬人化的描寫,嘻笑調侃,因而歷來爲人傳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