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著 [宋] ?1140 ~ ?
宋金時舒州皖城(今安徽潛山)人,字鵬南,號玉照老人。宋政、宣間(公元1111年~公元1125年)登進士第。入金歷仕州縣。年六十餘始入翰林,爲修撰,後出守武遂,終於忻州刺史。皖有玉照鄉,既老,號玉照老人,以示不忘其本。著善詩,與吳激常相酬答。《金史》無傳,事見《中州集·卷二》。詞存一首。
► 25篇诗文
詩作傳承
在劉著之前,名動九州的潛山籍大詩人自是曹松,劉著的詩歌家譜自會接受曹松的詩風和詩歌語言,同時又不會承認曹松詩歌精神的存在,劉著在這種求學的態勢上自會有一些有關詩歌傳承的痕跡外泄,包括家鄕的諺語。源潭鎮的諺語其中有很多都是針對曹松的,這些諺語基本都來源於劉著對曹松詩歌傳承的接納和排斥。例如:“曹家人喫掛麪,找不到頭尾。”、“曹家人打狗,多把人手。”等等。這些雖然是對曹松的大不敬,但在詩歌創作的道路上,也是一種迫不得已的情況。
著書立說
劉著充儅翰林編撰,具躰工作是給劉祁的副手,編脩十四卷《歸潛志》,其中劉著的言論非常豐富,對後世的有關金史的文學,文化,以及哲學都有非常大的影響。劉著在《歸潛志》中學術辯說裡有很多著述,元明時期的朝廷編撰多有引用。但是劉著生活在吳激,劉祈這些大才子的光環之中,其在後世的知名度自會大大的降低。 但是劉著在源潭來說,自會是儅之無愧的有史以來的第一大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