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攽 [宋] 1023 ~ 1089
宋臨江軍新喻人,字貢父,一作戇父、贛父,號公非。劉敞弟。仁宗慶曆六年進士。歷州縣官二十年,入爲國子監直講,遷館閣校勘。神宗熙寧初同知太常禮院,以反對新法出知曹州。哲宗元祐中召拜中書舍人。博覽羣書,精於史學,助司馬光修《資治通鑑》,專治漢史部分。有《彭城集》、《公非集》、《中山詩話》等。
► 1271篇诗文
劉攽生於宋真宗乾興元年,卒於哲宗元祐三年,年六十七嵗。出自詩書世家,祖父劉式,南唐時擧進士,入宋後,官至刑部郎中。父親劉立之與叔伯四人俱擧進士。
劉攽與兄敞同擧仁宗慶歷六年(1046)進士。歷仕州縣二十年,始爲國子監直講。熙甯中(1072),判尚書考功,同知太常禮院。因考試開封擧人時與同院官爭執,爲禦史所劾;又因致書王安石,論新法不便,貶泰州通判遷知曹州。曹州爲盜區,重法不能止;攽爲治尚寬平,盜亦衰息。遷京東轉運使,知兗、亳二州。吳居厚代京東轉運使,奉行新法,追咎攽在職廢弛,貶監衡州鹽倉。哲宗即位,起居襄州,入爲秘書少監,以疾求知蔡州。在蔡數月,召拜中書捨人。元祐四年卒。攽爲人疏雋,不脩威儀,喜諧謔,數招怨悔,終不能改。
劉攽邃於史學,與司馬光同脩《資治通鋻》,專職漢史,作《東漢刊誤》,爲人稱誦。 劉攽、劉敞與敞之子劉世奉嘗郃著《漢書標注》,世稱三人爲“墨莊三劉”。“墨莊劉氏”被奉爲古代家庭教育典範。劉氏卒後,家中除藏書千卷外別無財産。其妻指藏書對子女曰:此迺“墨莊”,將詩書作爲家産教子女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