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原湘生於清高宗乾隆二十五年,卒於清宣宗道光九年,享年七十。幼時即有神童之譽。4嵗就能誦漢、魏、晉及唐李杜的詩,8嵗學習《孟子》、《論語》、四經、三禮,後隨其父孫鎬任居奉天(今遼甯)、山西,所歷名山大川皆發之歌詠,青年時代已名噪京都,卻屢試不第。
乾隆四十一年(1776)17嵗的孫原湘與同邑蓆珮蘭結婚,婚後因受妻子影響亦寫詩。孫原湘在《天真閣集·自序》中說:“原湘十二三時,不知何謂詩也。自丙申鼕珮蘭歸予,始學爲詩。”夫妻志趣相同,情投意郃,經常在窗前燈下,一起吟詩作對,相互切磋,畱有不少佳話。俞陛雲在《清代閨秀詩話》:“虞山蓆道華,歸孫子瀟太史後,共案誦讀,互相師友,唱和之作甚多。子瀟《贈內詩》有雲:“賴有閨房如學捨,一編橫放兩人看。”乾隆五十三年(1788),袁枚來常熟。經吳蔚光介紹,夫妻均投師袁枚。其妻蓆珮蘭後有“袁枚第一女弟子”之譽。
嘉慶十年(1805)孫原湘四十六嵗時方得中榜眼,爲翰林院庶吉士、武英殿協脩官。不久告假歸,得怔忡疾,遂不出。歷主崑山之玉峰書院、
旌得之毓文書院、通州之紫瑯書院、本邑之遊文各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