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承勳 [清] 1641 ~ 1714

清漢軍鑲黃旗人,字蘇公,號眉山。范文程第三子。康熙間歷官御史、內閣學士,論事侃侃。二十五年擢雲貴總督,到任即整飭營伍,發奸糾暴。清鹽笑不得按戶抑派,定支撥軍餉條例,吏不得巧法扼民,在滇九年,政績頗著。尋督兩江,專務清靜,與民休息,奏免賦稅。官至太子太保。有《雞足山志》、《世美堂詩文奏疏》等。 ► 2篇诗文

人物生平

  範承勳,字蘇公,文程第三子也。以任子歷官御史、郎中。康熙十九年,譚弘叛,聖祖命承勳與郎中額爾赫圖如彝陵,趣將軍噶爾漢戰,並督湖廣轉粟運軍。二十年,師進攻雲南,命趣軍督餉如故。二十二年,還京,監崇文門稅。二十三年,上命九卿舉廉吏,承勳與焉,遷內閣學士。二十四年,授廣西巡撫,疏免容縣、鬱林州追徵陷賊後逋賦;定諸屬徵米,本折兼納。二十五年,擢雲貴總督,疏定雲南援剿兩協駐軍地,裁貴州衛十五、所十,改幷州縣,並增設縣七。二十七年,湖廣兵亂,雲南時歲鑄錢,錢壅積,軍餉十之三皆予錢,軍勿便。會移左協赴尋甸,遂鼓譟爲變,省城兵亦將起應,承勳誅其渠二十一人,亂乃弭。遂疏罷雲南鑄錢,以銀供餉。二十八年,番阿所殺土目魯姐走匿東川土婦安氏所,忄互出掠爲民害。事聞,上命郎中溫葆會承勳等如東川檄安氏獻阿所,斬之。

  雲南自吳三桂亂後,康熙二十一年訖二十七年,逋屯賦當補徵,承勳疏請分年附徵,上命悉蠲之。二十九年,疏定雲南秋糧,本折兼納,貴州提督馬三奇請軍餉折銀,承勳疏言:「折賤困兵,折貴病民,宜以時損益。秋成,各府察巿值,本折兼納。」三十一年,疏設永北鎮,罷洱海營,增置大理府城守將吏。三十二年,入覲。

  三十三年,遷都察院左都御史。六月,江南江西總督傅拉塔卒,上難其人,以授承勳。並諭:「承勳堅定平易,當勝此任。」承勳上官,琉移鳳陽關監督駐正陽關。江西民納糧,出貲俾吏輸省城,謂之腳價,尋以違例追入官,承勳疏請罷追,部議不可,上特允其請。江南地卑溼,倉谷易朽蠹,承勳疏請「江蘇、安徽諸州縣,歲春夏間,以倉谷十二三平糶,出陳易新」。又以江南賦重,疏請「州縣經徵分數,視續完多寡爲輕重。康熙十八年後逋賦分年附徵,俾寬吏議,紓民力」。皆如議行。三十五年,淮、揚、徐諸府災,疏請發省倉米十萬石,續借京口留漕鳳倉存麥,治賑,民賴以全。三十八年,授兵部尚書。三十九年,命監修高家堰堤工。四十三年,工成,加太子太保。五十三年,卒。

  承勳初授廣西巡撫,入辭,上誡之曰:「汝父兄皆爲國宣力,汝當潔己愛民,毋信幕僚,沽名妄作。」及自雲貴總督入覲,上方謁孝陵,承勳迎謁米峪口,上曰:「汝父兄先朝舊臣,汝兄復盡節。朕見汝因思汝兄,心爲軫戚。不見汝八九年,汝鬚髮遂皓白如此。郊外苦寒,以朕所御貂冠、貂褂、狐白裘賜汝。汝且勿更衣,慮中風寒。明日可服以謝。聖祖推文程、承謨舊恩,因厚遇承勳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