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梅樵 [清] 1870 ~ 1949),字天鹤,早岁号雪哥,壮年改为
施梅樵,以案首入泮。日本治臺後,絕意仕途,日惟以詩酒自娛。與同鄉洪棄生、許劍漁及苑裏文人蔡啓運共倡「鹿苑吟社」,又曾加入「鹿江詩會」,並擔任「大冶吟社」顧問,積極從事詩教。中歲以後,流離轉徙,到處設帳授徒,以期延續斯文於不墜。生平風流自賞,晚年生活困頓,牢騷抑鬱,悉發爲詩。〖參考施讓甫〈施公梅樵家傳〉,《鹿江集》,彰化:瑞明印書局,1957年;林翠鳳《施梅樵及其漢詩研究》,中山大學中文所博士論文,2009年。〗洪棄生認爲施梅樵詩:「傳諸他日,將在鄭所南之間,擬於本朝,豈居趙甌北之下。」施士潔謂其詩:「雄秀精深,各臻其妙。」〖以上兩則見施梅樵《捲濤閣詩草》序,臺中:著者自印本,1921年。〗陳衍則以爲梅樵:「才大心細,元氣充溢,集中佳作,多入神化。」〖參考施梅樵《鹿江集》,序。〗大正十年(1921)門人楊爾材、袁飲湘、李櫻航與其侄施石甫、施讓甫共同刊印編校《捲濤閣詩草》。民國四十六年(1957)施讓甫再輯《鹿江集》出版。施梅樵另有〈玉井詩話〉、《白沙詩集》、《捲濤閣尺牘》、《見聞一斑》、《讀書劄記》〖參考施梅樵《鹿江集》,序;王國璠《臺灣鄉土文物淺說》,臺北:北區臺灣史跡源流研究會,1982年。〗,除部份〈玉井詩話〉可見於《鯤洋文藝社報》外,其餘皆未見刊。民國九十年(2001)六月,高志彬將《捲濤閣詩草》、《鹿江集》重印,編入《臺灣先賢詩文集彙刊》第三輯,題爲《梅樵詩集》,由龍文出版社出版。茲以《捲濤閣詩草》、《鹿江集》爲底本,參考鹿港文教基金會所藏《施梅樵詩草》、《臺灣日日新報》、《臺南新報》、《臺灣文藝叢志》、《鯤洋文藝社報》、《孔教報》、《臺灣詩學》、《詩文之友》、《詹作舟全集》等報刊詩集編校增補。(楊永智撰)
► 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