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玉璂

陳玉璂 [清] ? ~ ?

清江蘇武進人,字賡明,號椒峯。康熙六年進士,授內閣中書。十八年,試博學鴻儒,罷歸。少苦學。於天文、地誌、兵刑、禮樂、河渠、賦役諸大事,均一一深究。有《學文堂集》。 ► 5篇诗文

人物生平

  陳玉璂,字賡明,號椒峯,武進人。康熙丁未進士,官中書舍人……王晫《今世說》稱:玉璂每讀書至夜分,兩眸欲合如線,輒用艾灼臂,久之成痂。蓋亦苦學之士。又稱其所爲詩文,旬日之間,動至盈尺,見者遜其俊才。則貪多務博可知,宜其集不一本也。

  據說此人少有大志,苦學不息。凡天文、地誌、兵刑、禮樂、河渠、賦役等等,皆研究明悉。只有一事比較鬱悶——康熙十八年(公元1679年),皇帝一高興,開了一個考試科目,叫「博學鴻儒」科。共有143人取得考試資格,取前50名授翰林院官,也就是皇帝近侍。陳玉璂當時估計是活動了一下,得以入選143人之列。以爲憑自己的文才,可以混個五品官銜了,很是高興了一下。沒想到康熙沒有看上這位俊才,鎩羽而歸。

  現在看來,康熙沒看上他,還是有眼力的——陳玉璂寫了不少文章,也幹了不少壞事。譬如杜撰古書、僞造古文。換言之,此人 「所爲詩文,旬日之間,動至盈尺」,其中有許多胡說八道。《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說他「則貪多務博可知」。貪多務博,亦是這個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