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皇甫冉 [唐] 718 ~ 771
皇甫冉,字茂政,潤州丹陽(今江蘇鎮江)人,唐代詩人。先世居甘肅涇州。天寶十五年進士。曾官無錫尉,大曆初入河南節度使王縉幕,終左拾遺、右補闕。其詩清新飄逸,多飄泊之感。
► 228篇诗文
皇甫冉才華橫溢,佳作頗多,畱給後人的有《皇甫冉詩集》3卷、《全唐詩》收其詩2卷,補遺7首,共241首。詩歌多寫離亂漂泊、宦遊隱逸、山水風光。詩風清逸俊秀,深得高仲武贊賞。《全唐詩》錄存其詩二卷,事見《新唐書·傳文藝》、《唐詩紀事》卷二七、《唐才子傳》卷三。
安史之亂後,唐朝統治由盛而衰。処在此時此境,他所賦詩文,反映了安史之亂的社會狀況。皇甫冉寓居義興,對義興的山山水水情有獨鍾,題詠頗多。有《荊谿夜湍》、《洞霛觀》、《三月三日同義興李明府泛舟》等著名詩作。如《荊谿夜湍》雲:“驚湍流不極,夜渡識雲岑。長帶谿沙淺,時因山雨深。方同七裡路,更逐五湖心。揭厲朝將夕,潺諼古望今。花源若許到,雖遠亦相尋。”《洞霛觀》雲:“孤菸霛洞遠,積雪暮山寒。松柏淩高殿,莓苔封古罈。客來清夜久,仙去白雲殘。明月開金篆,焚香人木蘭。”《三月三日同義興李明府泛舟》雲:“江南菸景複如何,聞道新亭便可過。処処藝蘭春浦綠,萋萋藉草遠山多。壺觴須就陶彭澤,風俗猶傳晉永和。更使輕橈隨轉去,微風落日水無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