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炎 [宋] 1248 ~ 1320
張炎,南宋最後一位著名詞人,字叔夏,號玉田,又號樂笑翁。祖籍鳳翔成紀(今甘肅天水),寓居臨安(今浙江杭州)。貴族後裔(循王張俊六世孫),前半生富貴無憂。1276年元兵攻破臨安,南宋亡,張炎祖父張濡被元人磔殺,家財被抄沒。此後,家道中落,貧難自給,曾北遊燕趙謀官,失意南歸,長期寓居臨安,落魄而終。
► 304篇诗文
張炎(1248年~1320年?),字叔夏,號玉田,又號樂笑翁。祖籍鳳翔成紀(今甘肅天水),寓居臨安(今浙江杭州)。他是貴族後裔(循王張俊六世孫),也是南宋著名的格律派詞人,父張樞,精音律,與周密爲結社詞友。張炎前半生在貴族家庭中度過。宋亡以後,家道中落,貧難自給,曾北遊燕趙謀官,失意南歸,落拓而終。曾從事詞學研究,著有《詞源》,有《山中白雲詞》,存詞約三百首。文學史上把他和另一著名詞人姜夔並稱爲「姜張」。他與宋末著名詞人蔣捷、王沂孫、周密並稱「宋末四大家」。
張炎出身世家,曾在貴公子的生活中悠遊多年。1276年元兵攻破臨安,張炎祖父張濡被元人磔殺,家財被抄沒。即落魄鮮歡,在江南江北縱橫千里的地方漂泊。由於不願意北向俯首事敵,就長期寓居臨安。他懷抱空狂,又恃才傲物,幾乎日日花前爲醉,號呼揮寫,以至於鄭思肖評價他說:「鼓吹春聲於繁華世界,能令後三十年西湖錦秀山水,猶生清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