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旭觀公孫大娘舞劍器

· 徐渭
大娘只知舞劍器,安識舞中藏草字。老顛瞥眼拾將歸,腕中便覺蹲三昧。 大娘舞猛懶亦飛,禿尾錦蛇多兩腓。老顛蛇黑墨所爲,兩蛇猝怒鬥不歸。 紅氈粉壁爭神奇,黑蛇比錦誰邛低。野雞啄麥翟與暈,一姓兩名無雄雌。 老顛蘸墨捲頭髮,大娘襆頭舞亦脫,留與詩人謔題跋。 常熟翁來索判頻,常熟長官錯怪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公孫大娘:公孫是姓氏,大娘是尊稱,指一位年長的女性。
  • 劍器:指劍。
  • 藏草字:指隱藏着暗號或祕密的文字。
  • 老顛:指年老的顛倭(音:wō)人,即作者自稱。
  • 蹲三昧:指陷入一種極度專注的狀態。
  • 猛懶:形容舞動時既猛烈又慵懶。
  • 禿尾錦蛇:指一種尾巴光滑沒有毛的錦蛇。
  • 兩腓:指蛇身兩側。
  • 黑墨:指黑色的墨水。
  • 紅氈粉壁:指紅色氈子和粉色牆壁。
  • 錦誰邛低:指錦蛇和黑蛇哪一個更高貴。
  • 野雞啄麥翟:指野雞在麥田中啄食,翟是一種鳥類。
  • 一姓兩名:指同一個家族有兩個不同的名字。
  • 無雄雌:指沒有明顯的雄性或雌性特徵。
  • 蘸墨捲頭髮:指蘸墨液捲起頭髮,形容舞動時的瀟灑。
  • 襆頭:指頭巾。
  • 謔題跋:指寫下調侃性的題記或跋文。
  • 常熟翁:指一個姓常熟的老者。
  • 索判:指請求裁決。
  • 長官錯怪人:指官員錯誤地責怪他人。

翻譯

大娘只知道舞動劍器,怎麼會懂得其中隱藏的祕密文字呢?老顛眯着眼睛,彎腰撿起劍,準備帶回家,手腕間彷彿感受到了一種超凡脫俗的境界。

大娘舞動得又猛烈又慵懶,就像一條光滑尾巴的錦蛇在舞動。老顛手持黑墨,兩條蛇突然憤怒地互相鬥擊,卻再也無法回到最初的平靜。

紅色氈子和粉色牆壁爭奇鬥豔,黑蛇和錦蛇爭論誰更高貴。野雞在麥田中啄食,與翟鳥一起暈眩,一個家族有兩個名字,卻無法分辨雄雌。

老顛蘸墨液捲起頭髮,大娘頭巾舞動時也脫落,留下給詩人寫調侃性的題記。

一個姓常熟的老者頻繁來索求裁決,常熟的官員卻錯誤地責怪他人。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古代舞劍器的場景,通過對大娘和老顛的描寫,展現了一種超脫塵世的境界。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比喻和象徵,將舞劍的動作與自然界的景物相結合,展現出一種神祕而又優美的意境。通過對細節的描寫,使整首詩充滿了生動的畫面感,讀者彷彿能夠看到大娘舞劍的場景,感受到其中蘊含的深意。

徐渭

徐渭

明浙江山陰人,字文清,改字文長,號天池,晚號青藤。諸生。有盛名,天才超逸,詩文書畫皆工。常自言吾書第一,詩次之,文次之,畫又次之。其畫工花草竹石,筆墨奔放淋漓,富於創造。知兵好奇計,客胡宗憲幕,擒徐海,誘王直,皆預其謀。宗憲下獄,渭懼禍發狂自戕不死。又以擊殺繼妻,下獄論死,被囚七年,得張元忭救免。此後南遊金陵,北走上谷,縱觀邊塞阨塞,輒慷慨悲歌。晚年貧甚,有書數千卷,斥賣殆盡。自稱南腔北調人,以終其生。有《南詞敘錄》、雜劇《四聲猿》及文集。 ► 159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