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贈施心菊醫士

聞道仙翁昔種菊,君今對菊獨悽神。 蕭條三徑猶含露,悵望深秋似有人。 肘後傳方多已試,鼎中留藥不嫌貧。 相從何日東籬下,願乞餘香慰病身。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仙翁(xiān wēng):傳說中的仙人。 肘後傳方(zhǒu hòu chuán fāng):指醫術傳承。 鼎中留藥(dǐng zhōng liú yào):指留下藥方。 東籬(dōng lí):東邊的籬笆。 餘香(yú xiāng):指殘存的花香。

翻譯

聽說仙人昔日種植菊花,你如今對着菊花獨自神傷。 淒涼的小徑上依然掛着露水,凝望着深秋彷彿有人在那裏。 醫術傳承已經多次嘗試過,留下的藥方不嫌簡陋。 何時能夠一同在東邊的籬笆下,願求你的香氣來慰藉疾病的身體。

賞析

這首詩是唐順之題贈施心菊醫士的作品。詩人以描繪菊花爲主線,表達了對醫者的敬意和對友情的期盼。詩中通過描繪菊花的淒涼和深秋之景,展現了詩人內心的孤寂和對友情的珍視。最後表達了詩人希望能與醫士共同欣賞菊花,共度時光的願望。整首詩情感真摯,意境優美,展現了詩人對友情和醫者的敬重之情。

唐順之

唐順之

明常州府武進人,字應德,一字義修,稱荊川先生。嘉靖八年會試第一。曾協助總督胡宗憲討倭寇,謂禦敵上策,當截之海外,縱使登陸,則內地受禍。曾親率舟師,邀敵於長江口之崇明。三沙告急,督戶鏜、劉顯赴援,親躍馬布陣,持刀直前。以功升右僉都御史、鳳陽巡撫。學問廣博,通曉天文、數學、兵法、樂律等,兼擅武藝,提倡唐宋散文,與王慎中、茅坤、歸有光等被稱爲“唐宋派”。有《荊川先生文集》。 ► 59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