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張陽峯山行詩五首五佛寺

回合連千障,谽谺豁兩門。 地幽春自老,雲護晝長昏。 細路紆吟屐,浮嵐襲酒尊。 時應猿鹿過,石蘚印蹄痕。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谽谺(tán xiè):指山谷間的回聲。
  • 豁(huò):開闊。
  • 紆(yū):曲折。
  • 屐(jí):古代一種木底布面的鞋子。
  • 嵐(lán):雲霧。
  • 蘚(xiǎn):苔蘚。

翻譯

回合連綿的山巒,回聲在千障間迴盪,山谷間開闊無阻。春天在這片幽靜的土地上自顧自地老去,雲霧護佑着白晝的長短。曲折的小路上,我輕聲吟唱着,雲霧輕撫着酒杯。或許會有猿猴和鹿羣路過,留下石頭上苔蘚印記。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在山間行走的情景,通過描寫山間的回聲、山谷的開闊、春天的老去、雲霧的護佑、小路的曲折、酒杯的飄逸,展現了一幅幽靜而優美的山野風光。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細膩的描寫,使人彷彿置身於山間,感受到大自然的寧靜與神祕。

孫承恩

明松江華亭人,字貞父(甫),號毅齋。孫衍子。正德六年進士。授編修,歷官禮部尚書,兼掌詹事府。嘉靖三十二年齋宮設醮,以不肯遵旨穿道士服,罷職歸。文章深厚爾雅。工書善畫,尤擅人物。有《歷代聖賢像贊》、《讓溪堂草稿》、《鑑古韻語》。 ► 16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