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熱

今日不可出,畏景蒸炎熇。 崔巍火雲行,勢欲焚層霄。 乾坤一爐冶,天地同煎熬。 初疑河海竭,又訝山嶽焦。 生人蟻蝨然,衆口均嗷嗷。 而我坐斗室,侷促增煩勞。 對案不能餐,尚暇筆硯操。 馮陵發大叫,欲去不可逃。 安得呼風姨,捲地驅長飆。 徒懷杜陵句,赤腳凌瓊瑤。 煩紆漫自苦,澄凝覺逍遙。 造化生萬物,意匪殃吾曹。 輕箑聊自揮,漸喜風蕭蕭。 俛仰神內融,散適形俱超。 我熱良可舒,感事增鬱陶。 忽憶山之東,寇盜方驛騷。 哀哉六月師,卓午腰弓櫜。 濟時愧無術,撫已徒忉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畏景蒸炎熇:畏懼炎熱的景象。 崔巍:高聳。 層霄:天空。 乾坤:天地。 爐冶:煉爐。 均嗷嗷:一片喧譁聲。 斗室:小房間。 馮陵:指馮諼,唐代文學家。 杜陵:指杜牧,唐代文學家。 凌瓊瑤:指高山。 澄凝:清澈凝固。 逍遙:自在快樂。 殃:禍患。 輕箑:輕風。 俛仰:低頭仰望。 融:融化。 形俱超:形體都超越了。 忉忉:憂愁。

翻譯

今天不能出門,害怕炎熱的景象。 高聳的火雲滾滾而來,勢必要將天空燒焦。 天地彷彿被放在一座煉爐中熬煮着。 起初以爲河海都要枯竭,又驚訝山嶽都要焦枯。 人類如同螞蟻蝨子一般,喧嚷不止。 而我坐在狹小的房間裏,感到煩躁不安。 面對案几卻無法進餐,只能拿起筆墨來操勞。 馮陵發出大聲呼喊,想要離去卻無法逃脫。 如何能夠呼喚風的姨娘,捲起地面的長風暴。 徒然懷念杜陵的詩句,赤腳踏過高山。 煩惱紛擾自苦,清澈凝固卻感覺自在快樂。 造物創造萬物,並非對我們造成災禍。 輕風吹拂着竹篾,漸漸喜歡上了風蕭蕭的聲音。 低頭仰望神明,心靈融化超脫。 我這炎熱的心情何時能夠舒展,感慨事情增添了鬱郁之憂。 忽然想起東方的山川,寇盜橫行使人憂慮。 唉,六月的時節啊,勇士們腰間掛着弓箭。 在這時刻感到自己無法施展才能,撫慰已逝卻只能黯然神傷。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在炎熱的夏日裏所感受到的煩躁和無奈之情。通過對自然景象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內心的焦躁和無力感。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比喻和意象,如天地煉爐、火雲行、山嶽焦等,增加了詩歌的意境和藝術感。同時,詩中也融入了對文學家馮諼和杜牧的懷念,展現了作者對文學的熱愛和對逝去時光的留戀之情。整首詩情感真摯,意境優美,展現了作者對生活的感悟和對時代的思考。

孫承恩

明松江華亭人,字貞父(甫),號毅齋。孫衍子。正德六年進士。授編修,歷官禮部尚書,兼掌詹事府。嘉靖三十二年齋宮設醮,以不肯遵旨穿道士服,罷職歸。文章深厚爾雅。工書善畫,尤擅人物。有《歷代聖賢像贊》、《讓溪堂草稿》、《鑑古韻語》。 ► 16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