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龍池庵三首

遠遊爲訪白雲岩,轉盡孤峯路更南。 龍見小身時出井,虎馴大士舊開庵。 禪心客思俱潭水,古佛寒鬆共石龕。 坐對老僧無一事,夜深相與說《楞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龍池庵:古代寺庵名,庵即廟宇之意。
  • 白雲岩:地名,古時有名的山石景觀。
  • 孤峯:單獨的山峯。
  • :傳說中的神獸。
  • :水井。
  • :傳說中的神獸。
  • 大士:指高尚的人。
  • :寺庵。
  • 禪心:指修行者的心境。
  • 潭水:深潭的水。
  • 古佛:古代的佛像。
  • :松樹。
  • 石龕:石雕的龕窟。
  • 老僧:年長的僧人。
  • 楞嚴:佛經名。

翻譯

遠行遊歷,前往白雲岩探訪,沿途經過孤峯,一路向南。龍在小井中現身,虎對高尚之人馴服,古庵舊址。修行者和遊客心境如同潭水一般清澈,古佛和寒松石龕相伴。與老僧對坐,無所事事,深夜時一起誦讀《楞嚴經》。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遠行者訪問龍池庵的情景,庵內有龍、虎、古佛、松樹等元素,展現了一種寧靜祥和的氛圍。詩中通過描寫庵內景物和與老僧的對話,表現了一種超脫塵世的心境和修行者的內心體驗。整體氛圍清幽,意境深遠,給人以靜謐之感,體現了古代文人對於心靈淨化和超脫世俗的嚮往。

唐順之

唐順之

明常州府武進人,字應德,一字義修,稱荊川先生。嘉靖八年會試第一。曾協助總督胡宗憲討倭寇,謂禦敵上策,當截之海外,縱使登陸,則內地受禍。曾親率舟師,邀敵於長江口之崇明。三沙告急,督戶鏜、劉顯赴援,親躍馬布陣,持刀直前。以功升右僉都御史、鳳陽巡撫。學問廣博,通曉天文、數學、兵法、樂律等,兼擅武藝,提倡唐宋散文,與王慎中、茅坤、歸有光等被稱爲“唐宋派”。有《荊川先生文集》。 ► 59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