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曉

· 呂誠
雞號天未明,柝靜四鄰寂。 疏星如聯珠,殘月懸毀璧。 風清鶴在林,露重水成滴。 危坐絕百非,嗒然喪形質。 大明啓東方,雲霞半空赤。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tuò):古代打更用的梆子。
  • 嗒然 (tà rán):形容心境空虛、物我兩忘的狀態。
  • 喪形質:失去形體和實質,指心境空靈,忘卻自我。

翻譯

雞鳴聲響起,天還未亮,四周靜悄悄,只有打更的梆子聲。稀疏的星星如同串聯的珍珠,殘月像一塊破碎的玉璧懸掛在天際。風清林中鶴鳴,露水凝重,水珠滴落。我靜坐於此,摒棄一切雜念,心境空靈,忘卻了自我。太陽從東方升起,雲霞在半空中染成了紅色。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秋日黎明時分的寧靜景象,通過細膩的自然描寫,展現了詩人超然物外的心境。詩中「雞號天未明,柝靜四鄰寂」以聲音開篇,營造出一種靜謐的氛圍。隨後通過對星、月、風、露的描繪,進一步加深了這種寧靜的感覺。最後,「大明啓東方,雲霞半空赤」則以壯麗的日出景象,象徵着新的一天的開始,也隱喻着詩人內心的覺醒和希望。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的熱愛和對超脫世俗生活的嚮往。

呂誠

元崑山人,字敬夫,後更名肅。工詩詞。名士鹹與之交。家有園林,嘗蓄一鶴,復有鶴自來爲伍,因築來鶴亭。邑令聘爲訓導,不起。有《來鶴亭詩》。 ► 16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