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魏通甫南歸

· 宋褧
魏君江海儒,孟浪遊天都。 天都產功名,豪俠爭奔趨。 子云老太玄,紫綬金張紆。 吾儕赤手來,抱藝將何如。 時無解貂人,太白悲窮途。 晨炊待桂玉,惡況那能祛。 涼風西北來,塵埃與之俱。 秋清氣寥瑟,愁悲塞中區。 駕言欲南還,感激仍躊躇。 豈不願君留,潛珍俟須臾。 江南垂白親,日夕恆倚閭。 袖中出毛檄,入室聊歡娛。 斗食勿羞薄,再舉沖天衢。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孟浪:輕率,不穩重。
  • 天都:指京城,這裏特指元朝的都城大都(今北京)。
  • 子云:指漢代文學家揚雄,這裏借指有才華的人。
  • 太玄:揚雄的哲學著作,這裏借指深奧的學問。
  • 紫綬金張紆:紫色的綬帶和金色的裝飾,指高官顯貴的服飾。
  • 吾儕:我們這些人。
  • 赤手:空手,沒有攜帶任何東西。
  • 解貂人:指有權勢的人,能夠幫助他人解決問題。
  • 太白:指李白,這裏借指有才華但不得志的人。
  • 窮途:困境,沒有出路。
  • 桂玉:指珍貴的食物,這裏借指生活所需。
  • :除去,消除。
  • 寥瑟:淒涼蕭瑟。
  • 駕言:駕車,這裏指離開。
  • 感激:感動和激動。
  • 躊躇:猶豫不決。
  • 潛珍:隱藏的珍寶,這裏指等待時機。
  • 倚閭:靠在門邊,指等待。
  • 毛檄:指簡短的文書或消息。
  • 斗食:指微薄的俸祿。
  • 沖天衢:指達到很高的地位或成就。

翻譯

魏君是一位江海間的儒者,輕率地遊歷到了京城。京城是功名之地,豪俠們爭相奔赴。有才華的人如同揚雄般深諳太玄之學,身着高官顯貴的服飾。我們這些空手而來的人,懷抱着技藝又該如何呢?當時沒有有權勢的人相助,有才華的人如同李白般陷入困境。早晨爲了生活所需而擔憂,惡劣的情況怎能消除。涼風從西北吹來,塵埃隨之而來。秋天的氣息淒涼蕭瑟,憂愁和悲傷充滿了心中。駕車南歸,感動和猶豫交織。難道不願你留下,等待時機如同隱藏的珍寶。江南家中白髮蒼蒼的親人,日夜倚門等待。從袖中取出簡短的文書,回家帶來歡樂。不要羞於微薄的俸祿,再次努力達到高位。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魏通甫從京城南歸的情景,通過對比京城的繁華與自身的困境,表達了作者對功名之路的無奈和對家鄉親人的思念。詩中運用了揚雄、李白等歷史人物的典故,增強了詩歌的文化內涵。同時,通過對秋天淒涼景象的描寫,加深了詩歌的情感表達。最後,鼓勵魏通甫不要放棄,繼續努力追求更高的成就,體現了作者的積極態度和對友人的期望。

宋褧

宋褧

元大都人,字顯夫。宋本弟。泰定帝泰定元年進士,除祕書監校書郎。順帝至元初,歷監察御史,遇事敢言。累拜翰林待制,遷國子司業,與修宋遼金三史,以翰林直學士兼經筵講官卒,諡文清。有《燕石集》。 ► 69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