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趙伯友韻

· 吳當
百年道脈細於絲,長夜漫漫待旦遲。 先進常從周禮樂,專門仍授漢書詩。 微躬獨步思繩武,大介重光仰緝熙。 已忍淒涼成病久,寸誠惟與古人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道脈:指儒家學說的傳承。
  • 漫漫:形容時間長久。
  • 先進:指先前的學者或先賢。
  • 周禮樂:指周朝的禮儀和音樂,代表古代的禮樂文化。
  • 專門:指專門研究某一領域。
  • 漢書詩:指漢代的史書和詩歌,代表漢代的文化成就。
  • 微躬:謙辭,指自己。
  • 獨步:形容獨一無二,無人能及。
  • 繩武:繼承祖先的武德。
  • 大介:指重要的媒介或橋樑。
  • 緝熙:光明照耀,比喻文化或道德的光輝。
  • 寸誠:微小的誠意。
  • 古人期:期待與古人相媲美。

翻譯

儒家學說的傳承細如絲線,長夜漫漫,期待天明卻顯得遲緩。 先前的學者常遵循周朝的禮樂,我專門研究漢代的史書和詩歌。 我這微小的身軀獨自行走,思考如何繼承祖先的武德, 重要的媒介上仰望着文化的光輝,期待着重現輝煌。 我已經忍受了長時間的淒涼,形成了久病, 但我微小的誠意只期待與古人相媲美。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儒家學說傳承的憂慮和對古代文化的嚮往。詩中,「百年道脈細於絲」一句,既體現了詩人對儒家學說傳承不易的感慨,也暗含了對當前文化衰微的憂慮。後文通過對「周禮樂」和「漢書詩」的提及,展現了詩人對古代文化的深厚情感和研究熱情。詩的最後,詩人表達了自己雖身處淒涼,但仍懷揣着與古人相媲美的夢想和誠意,體現了詩人堅韌不拔的精神追求。

吳當

元撫州崇仁人,字伯尚。吳澄孫。幼以穎悟篤實稱,長精通經史百家言。從祖父至京師,補國子生。澄卒,從之學者皆就當卒業。用薦爲國子助教,預修遼金宋三史,書成,除翰林修撰,累遷翰林直學士。江南兵起,特授江西肅政廉訪使,召募民兵,由浙入閩,參預鎮壓農民軍,奪回建、撫兩郡。尋以被誣解職。陳友諒據江西,欲用之,不從,乃執送江州,拘留一年。後隱居廬陵吉水。有《學言詩稿》。 ► 52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