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樞密權公葬婺源之麓八世孫居都昌者作樓以望其丘隴於千里之外名曰寓思虞學士嘗爲賦詩今樓已廢矣九世孫緝來
異鄉丘隴近蓬萊,層構當年望眼開。
千里江山遺刻在,百年霜露遠孫來。
已無化鶴歸華表,空有飢烏下碧苔。
寂寞孝思何所寓,斷雲衰草兩堪哀。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樞密:古代官名,掌管軍事。
- 權公:指宋代的權臣,具體人物未詳。
- 婺源:地名,今屬江西省上饒市。
- 麓:山腳。
- 丘隴:墳墓。
- 都昌:地名,今屬江西省九江市。
- 寓思:寄託思念之情。
- 虞學士:人名,可能是當時的文人或官員。
- 層構:高樓。
- 化鶴:傳說中仙人化作鶴飛昇的典故。
- 華表:古代宮殿、陵墓等大型建築物前做裝飾用的巨大石柱。
- 飢烏:飢餓的烏鴉。
- 碧苔:青苔。
- 孝思:對先人的孝敬和思念。
翻譯
異鄉的墳墓近似蓬萊仙境,當年建造的高樓曾讓我們的目光遠望。千里江山間留下了先人的刻石,百年的霜露中遠孫前來祭拜。如今已無仙人化鶴歸來的華表,只剩下飢餓的烏鴉落在青苔上。寂寞中孝思無處寄託,斷雲與衰草同樣令人哀傷。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對先人的深切懷念和對時光流逝的感慨。詩中通過「異鄉丘隴」、「層構」、「千里江山」等意象,描繪了遠孫對先人墳墓的思念之情。後兩句則通過「化鶴」、「飢烏」等象徵,抒發了對逝去親人的哀思和對孝思無處寄託的悲涼。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對家族歷史和傳統孝道的尊重與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