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黃山谷韻

· 江源
艤棹特來登快閣,西風兩腋暮秋晴。 幽清暫息百年慮,宇宙且開雙眼明。 板蕩忠臣詩慷慨,風流太史墨縱橫。 孤標崒嵂遺碑在,應與斯文作主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艤棹(yǐ zhào):停船靠岸。
  • 兩腋:此處形容風力強勁,彷彿能吹動人的腋下。
  • 幽清:幽靜而清新。
  • 板蕩:動盪不安的時局。
  • 慷慨:情緒激昂。
  • 風流:此處指文采風流。
  • 太史:古代官名,負責記載史事和編纂史書。
  • 墨縱橫:形容書法或文章筆力雄健,氣勢磅礴。
  • 孤標:獨特的標誌。
  • 崒嵂(zú lǜ):高聳險峻。
  • 斯文:指文化或文人。

翻譯

停船特地來登上快閣,西風吹拂,暮秋時節天空晴朗。 在這幽靜清新的環境中,暫時拋開了百年的憂慮,宇宙間開闊了雙眼,心境明亮。 動盪時局中的忠臣詩篇慷慨激昂,風流太史的墨跡縱橫,氣勢磅礴。 那高聳險峻的遺碑依舊在,應當與這文化一同成爲主導。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暮秋登快閣的景象,表達了詩人對忠臣和太史的敬仰,以及對文化傳承的重視。詩中「西風兩腋暮秋晴」一句,既描繪了秋日的清爽,又隱喻了詩人內心的豁達與明朗。後句通過對忠臣和太史的讚美,展現了詩人對歷史的深刻理解和尊重。結尾的「孤標崒嵂遺碑在,應與斯文作主盟」則強調了文化的重要性,並表達了詩人希望文化能夠成爲社會主導力量的願望。

江源

明廣東番禺人,字一原。成化五年進士。任上饒知縣,清訟獄,百姓感服。遷戶部主事,歷郎中,清慎自持,且有文譽。以忤權貴出爲江西按察僉事。綜理屯田水利,燭奸刷弊,不動聲色。擢四川副使,乞休歸,優遊泉石,以詩自娛。卒年七十二。有《桂軒集》。 ► 115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