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師山馬君入城夜歸紀興

· 朱浙
初寒不寒氣尚暄,欲雨不雨天茫然。 城市經秋試一到,野田把手行相牽。 向來許國幸無死,老去爲農逢有年。 暝色歸輿山路沓,候門鬆火竹籬邊。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xuān):溫暖。
  • 茫然:形容天空模糊不清的樣子。
  • 試一到:嘗試一次,指偶爾到城市。
  • 行相牽:手牽手行走。
  • 幸無死:幸運地沒有死去。
  • 有年:有好年景,指豐收。
  • 暝色:傍晚的天色。
  • 輿:車,這裏指車行。
  • (tà):重疊,這裏形容山路曲折。
  • 候門:在家門口等候。
  • 鬆火:松木燃燒的火光。
  • 竹籬:用竹子編制的籬笆。

翻譯

初秋的天氣還不算寒冷,依舊溫暖,天空似乎要下雨卻又遲遲不下,顯得模糊不清。秋天偶爾會去城市裏試探一番,而在田野裏,則是手牽手地行走。幸運地沒有爲國家獻出生命,到了晚年,還能遇到豐收的好年景。傍晚時分,駕車歸家,山路曲折,到家門口時,松木的火光在竹籬邊閃爍,家人已在等候。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秋日田園生活的寧靜與溫馨。詩中,「初寒不寒氣尚暄」一句,既表達了秋日氣候的宜人,也透露出詩人對自然變化的敏感。詩人在城市與田園之間遊走,體驗着不同的生活節奏,最終在田園中找到了心靈的歸宿。末句「候門鬆火竹籬邊」以溫馨的家庭場景作結,展現了詩人對家的眷戀和對田園生活的滿足。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平靜生活的嚮往和對自然的熱愛。

朱浙

明福建莆田人,字必東,號損巖。嘉靖二年進士,授御史。帝亟欲尊生母,而羣臣必欲帝母昭聖皇太后,浙亦上疏力爭。帝怒,立捕至內廷,除名爲民。有《天馬山房遺稿》。 ► 22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