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詔許:皇帝的命令允許。
- 寧親:回家探親。
- 蜀道:通往四川的道路,這裏指張邦兆的家鄉。
- 承顏:侍奉長輩,這裏指孝順父母。
- 金門:指朝廷,古代官員等候上朝的地方。
- 待漏:古代官員上朝前在宮門外等候,漏指宮中的計時器。
- 綵服:五彩的衣服,這裏指官服。
- 陟岵:《詩經》中的篇名,表達孝子思念父母的心情。
翻譯
皇帝的命令允許你回家探親,沿着蜀道歸去,路人都爭相觀看這位男兒。 暫時前往孝順父母的地方,正想象着你在金門等待上朝的時刻。 萬里山川中,你穿着新的官服,展現着百年忠孝的家規。 像你這樣的快樂現在能有幾個,無需再賦詩表達對父母的思念。
賞析
這首詩是明代江源送別張邦兆歸蜀省親的作品。詩中,江源表達了對張邦兆的讚賞和祝福,同時也體現了對忠孝精神的推崇。詩的前兩句描繪了張邦兆歸家的場景,後兩句則表達了對張邦兆未來仕途的期待和對忠孝家風的讚揚。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對友人的深厚情誼和對傳統美德的尊重。
江源
明廣東番禺人,字一原。成化五年進士。任上饒知縣,清訟獄,百姓感服。遷戶部主事,歷郎中,清慎自持,且有文譽。以忤權貴出爲江西按察僉事。綜理屯田水利,燭奸刷弊,不動聲色。擢四川副使,乞休歸,優遊泉石,以詩自娛。卒年七十二。有《桂軒集》。
► 1155篇诗文
江源的其他作品
- 《 後九月九日 》 —— [ 明 ] 江源
- 《 次何都憲村居秋興八首 》 —— [ 明 ] 江源
- 《 閒居感興六首 》 —— [ 明 ] 江源
- 《 十二月詞十二首複次官汝清韻 》 —— [ 明 ] 江源
- 《 弘治庚戌歲十月十日公事稍暇奉邀大參德馨內翰世賞過行臺小酌遂相與聯句仍用內翰韻得二首別賡韻一首 》 —— [ 明 ] 江源
- 《 閨情十絕次金誠之先生韻 》 —— [ 明 ] 江源
- 《 會昌道中三首 其一 》 —— [ 明 ] 江源
- 《 客途漫興寄黃汝章貳守 》 —— [ 明 ] 江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