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時宮詞春

· 江源
已驚新夏燕巢樑,遠目非春亦自傷。 暗室有蠅污白璧,虛橋無雀寄流黃。 風隨玉輦笙歌迥,水滴銅龍晝漏長。 錯把黃金買詞賦,靜消心火夢魂涼。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新夏:初夏。
  • 遠目:遠望。
  • 暗室:昏暗的房間。
  • 白璧:白色的玉璧,比喻純潔無瑕。
  • 虛橋:空無一人的橋樑。
  • 流黃:黃色的絲織品,這裏指橋樑上的裝飾。
  • 玉輦:皇帝或貴族乘坐的華美車輛。
  • 笙歌:音樂和歌聲。
  • 銅龍:古代計時器,形似龍,用以滴水計時。
  • 晝漏:白天的漏刻,即時間。
  • 詞賦:文學作品,這裏特指優美的詩文。
  • 心火:內心的煩躁或激情。

翻譯

已是初夏,燕子在樑上築巢,遠望雖非春日,心中亦感傷。昏暗的房間裏,蒼蠅玷污了潔白的玉璧;空無一人的橋樑上,無鳥兒寄掛黃絲帶。風隨着玉輦上的笙歌飄遠,水從銅龍中滴落,白天的時光顯得格外漫長。錯誤地用黃金去購買詩文,靜靜地消解內心的煩躁,夢中的靈魂感到一絲涼意。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初夏時節宮中的孤寂與哀愁。詩中通過「新夏燕巢梁」、「遠目非春亦自傷」等句,表達了時光流轉中的無奈與自傷。後文以「暗室有蠅污白璧」、「虛橋無雀寄流黃」等意象,進一步以物喻情,抒發了內心的孤寂與失落。結尾的「錯把黃金買詞賦,靜消心火夢魂涼」則反映了詩人對現實的不滿與對超脫的嚮往。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宮廷生活的深刻感受。

江源

明廣東番禺人,字一原。成化五年進士。任上饒知縣,清訟獄,百姓感服。遷戶部主事,歷郎中,清慎自持,且有文譽。以忤權貴出爲江西按察僉事。綜理屯田水利,燭奸刷弊,不動聲色。擢四川副使,乞休歸,優遊泉石,以詩自娛。卒年七十二。有《桂軒集》。 ► 115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