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治五年九月八日司空戴先生召諸公爲白去寺之遊歸途間張靖州有九日遣懷之作遂次其韻十四首

· 江源
萬里長爲客,重陽始到家。 偶然清興發,不憚白雲賒。 縱酒衰顏赤,看山老眼花。 狂來聊短述,諸老莫餘誇。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弘治:明朝明孝宗朱祐樘的年號。
  • 司空:古代官職名,相當於現代的部長或大臣。
  • 戴先生:人名,具體身份不詳。
  • 白去寺:地名,具體位置不詳。
  • 張靖州:人名,具體身份不詳。
  • 九日遣懷:指在九月九日重陽節所作的抒懷詩。
  • 次其韻:按照張靖州詩的韻腳作詩。
  • 重陽:農曆九月九日,又稱重九,是中國傳統節日。
  • 白雲賒:賒,遠的意思。白雲賒,即白雲遙遠。
  • 縱酒:放縱飲酒。
  • 衰顏赤:形容因飲酒而臉色發紅。
  • 看山老眼花:形容因年老而視力模糊。
  • 狂來:放縱不羈之時。
  • 短述:簡短的敘述或表達。
  • 諸老莫餘誇:諸老,指在場的其他老人。莫餘誇,不要誇讚我。

翻譯

弘治五年九月八日,司空戴先生邀請我們一同遊覽白去寺,歸途中,張靖州作了關於重陽節的抒懷詩。我按照他的詩韻,也作了十四首詩。

我作爲客人,遠行萬里,終於在重陽節這天回到了家。一時興起,不畏白雲的遙遠,決定出遊。放縱飲酒,使得我這衰老的面容變得通紅,看着遠處的山,老眼也有些模糊。在這放縱不羈的時刻,我簡短地表達了自己的感受,希望在場的各位老人不要過分誇讚我。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重陽節歸家後的心情與感慨。詩中,「萬里長爲客,重陽始到家」展現了詩人的旅途勞頓與歸家的喜悅。後文通過「縱酒衰顏赤,看山老眼花」描繪了詩人放縱的生活態度和因年老而產生的身體變化。最後,詩人以「狂來聊短述,諸老莫餘誇」自謙地表達了自己的創作態度,希望不要受到過分的讚譽,體現了詩人謙遜的性格。整首詩語言簡練,情感真摯,通過對重陽節的描繪,展現了詩人對生活的熱愛和對時光流逝的感慨。

江源

明廣東番禺人,字一原。成化五年進士。任上饒知縣,清訟獄,百姓感服。遷戶部主事,歷郎中,清慎自持,且有文譽。以忤權貴出爲江西按察僉事。綜理屯田水利,燭奸刷弊,不動聲色。擢四川副使,乞休歸,優遊泉石,以詩自娛。卒年七十二。有《桂軒集》。 ► 115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