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日過徐德章

竹門寒旭鳳城隈,春氣潛浮地底灰。 世路十年長不定,客懷此日更難開。 天邊梅柳垂垂髮,歲暮陰陽冉冉催。 見說吳江酒船到,即?留飲夜深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寒旭:寒冷的陽光。
  • 鳳城:指京城。
  • (wēi):角落。
  • 春氣:春天的氣息。
  • 潛浮:暗中浮動。
  • 地底灰:指冬至日,古人認爲此時陽氣初動,如地底灰燼中微弱的火光。
  • 世路:人生道路。
  • 長不定:長久不固定,指人生多變。
  • 客懷:旅人的心情。
  • 更難開:更加難以舒展。
  • 梅柳:梅花和柳樹,春天的象徵。
  • 垂垂髮:漸漸發芽。
  • 歲暮:年末。
  • 陰陽:指日月,也代表時間。
  • 冉冉催:慢慢地催促,指時間流逝。
  • 酒船:載酒的船,這裏指朋友來訪。
  • ?(pàn):同「判」,決定。
  • 留飲:留下來飲酒。

翻譯

寒冷的陽光照在竹門上,京城的角落裏,春天的氣息在地底暗暗浮動。 人生道路十年來一直多變,旅人的心情今天更加難以舒展。 天邊的梅花和柳樹漸漸發芽,年末的日月緩緩催促着時間的流逝。 聽說吳江的酒船已經到了,我決定留下來,飲酒至深夜再回去。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冬至日的景象,表達了詩人對世事變遷的感慨和對友情的珍視。詩中,「竹門寒旭鳳城隈」一句,以景入情,營造出一種靜謐而略帶寒意的氛圍。後文通過對「世路」、「客懷」的描寫,抒發了詩人對人生多變、旅途孤寂的感慨。結尾處,詩人聽說朋友來訪,決定留飲,展現了對友情的珍視和生活的豁達態度。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表達了詩人對生活的深刻感悟。

何景明

何景明

明河南信陽人,字仲默,號大復。八歲能作文,十五中舉人。弘治十五年進士,授中書舍人。正德初,劉瑾用事,謝病歸。瑾敗,以薦除中書。時武宗多以佞幸爲義子。景明疏言“義子不當蓄,宦官不當寵”。官至陝西提學副使,以病投劾歸,抵家而卒。與李夢陽齊名,主張“文必秦漢,詩必盛唐”。時人言天下詩文必稱“何李”。又與邊貢、徐禎卿並稱四傑,及康海、王九思、王廷相稱七才子,即所謂“前七子”。然何、李成名之後,論詩每相牴牾。申何者謂何詩俊逸,李詩粗豪,蓋風格實有區別。有《大復集》、《雍大記》、《四箴雜言》。 ► 16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