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陸舍人使吳下

柳拂清江畫鷁飛,節旄更喜便南歸。 迴風樹裏吹官騎,返照河邊上客衣。 北固樓臺秋寺遍,長洲花草故宮非。 登臨莫怪多詞賦,吳下才人是陸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畫鷁(yì):古代船頭畫有鷁鳥的船,此處泛指船。
  • 節旄:古代使者所持的節,用作信物,此處指使者。
  • 南歸:向南歸去。
  • 迴風:旋風。
  • 官騎:官員的馬匹。
  • 返照:夕陽的回光。
  • 北固:山名,在今江蘇鎮江市北。
  • 長洲:古苑名,在今江蘇蘇州市西南,太湖北。
  • 故宮:舊時的宮殿。
  • 詞賦:泛指文學作品。
  • 陸機:西晉文學家,此處借指陸舍人,意指陸舍人才華橫溢。

翻譯

柳枝輕拂着清澈的江面,畫船如鷁鳥般飛翔,使者更顯得欣喜南歸。 旋風吹過樹叢,輕撫着官員的馬隊,夕陽的餘暉照在河邊,映上了客人的衣裳。 北固山的樓臺遍佈秋意,長洲的花草掩映着舊時的宮殿,已非昔日模樣。 登高望遠,不怪人們多作詩詞歌賦,吳地才子如陸機般文采飛揚。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陸舍人南歸途中的景色與情感。詩中,「柳拂清江」與「畫鷁飛」生動勾勒出江南水鄉的寧靜與美麗,而「節旄更喜便南歸」則透露出使者內心的喜悅與期待。後聯通過對北固山和長洲的描寫,展現了歷史的滄桑與自然的恆久,末句以陸機喻陸舍人,讚美其文學才華,表達了對友人才華的讚賞與對其旅途的美好祝願。

何景明

何景明

明河南信陽人,字仲默,號大復。八歲能作文,十五中舉人。弘治十五年進士,授中書舍人。正德初,劉瑾用事,謝病歸。瑾敗,以薦除中書。時武宗多以佞幸爲義子。景明疏言“義子不當蓄,宦官不當寵”。官至陝西提學副使,以病投劾歸,抵家而卒。與李夢陽齊名,主張“文必秦漢,詩必盛唐”。時人言天下詩文必稱“何李”。又與邊貢、徐禎卿並稱四傑,及康海、王九思、王廷相稱七才子,即所謂“前七子”。然何、李成名之後,論詩每相牴牾。申何者謂何詩俊逸,李詩粗豪,蓋風格實有區別。有《大復集》、《雍大記》、《四箴雜言》。 ► 16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