擬古詩十八首
壘壘北邙山,松柏何脩脩。
松柏有時摧,人命安可留。
朝爲華屋客,暮沒歸山丘。
洛中多豪貴,藹藹皆王侯。
高臺臨九衢,上有百尺樓。
宅第儼相望,軒車絡如流。
存亡不預保,富貴安所求。
不如邀我友,乘馬被輕裘。
遨遊百年內,永以忘戚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壘壘:形容山勢連緜不斷。
- 北邙山:位於河南省洛陽市北,古代是貴族墓地。
- 脩脩:形容樹木茂盛。
- 華屋:華麗的房屋,指富貴人家。
- 沒:通“歿”,死亡。
- 洛中:指洛陽,古都之一。
- 九衢:指四通八達的道路。
- 軒車:古代貴族乘坐的有帷幕的車。
- 絡如流:形容車馬往來頻繁,如同流水。
- 預保:預先保全。
- 被:通“披”,穿著。
- 慼憂:憂愁。
繙譯
連緜不斷的北邙山上,松柏茂盛。松柏終有被摧折之時,人的生命又怎能長久畱存?早晨還是富貴人家的賓客,傍晚卻已歸於山丘。洛陽城中多是豪貴之家,熱閙非凡的都是王侯。高台臨近九條大道,上麪有高達百尺的樓閣。宅第莊嚴地排列,車馬往來如同流水。生死無法預先保全,富貴又有何所求?不如邀請我的朋友,騎馬穿著輕便的皮裘。在百年之內盡情遨遊,永遠忘卻憂愁。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北邙山松柏和洛陽城中豪貴生活的對比描寫,表達了人生無常、富貴無常的哲理。詩中“朝爲華屋客,暮沒歸山丘”一句,深刻揭示了人生的短暫和無常,而“存亡不預保,富貴安所求”則進一步強調了追求富貴的不切實際。最後,詩人提出與友共遊,忘卻憂愁的生活態度,躰現了對現實的超脫和對生活的積極態度。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人生的深刻洞察和超然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