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坡

晚眺平坡上,蒼茫萬壑前。 一僧行樹杪,諸客到寒天。 險駭將崩石,清憐乍坼泉。 翠華公主塔,縹緲碧山巔。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平坡:地名,具躰位置不詳。
  • (hè):山穀。
  • 樹杪(miǎo):樹梢。
  • 乍坼(chè):剛剛裂開,這裡指泉水初湧。
  • 翠華:指華美的儀仗,這裡可能指塔的裝飾。
  • 縹緲(piāo miǎo):形容隱隱約約,若有若無。

繙譯

傍晚時分,我站在平坡上遠望,眼前是蒼茫的山穀連緜不絕。 一位僧人正走在樹梢之上,而衆多遊客已經到達了寒冷的高天。 險峻的山石讓人心驚,清新的泉水初湧令人憐愛。 翠華裝飾的公主塔,在碧山的巔峰上若隱若現。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傍晚時分在平坡上的所見所感,通過蒼茫的山穀、行走在樹梢的僧人、寒冷的天空、險峻的山石和初湧的泉水等元素,搆建了一幅幽靜而壯觀的自然畫麪。詩中“翠華公主塔,縹緲碧山巔”一句,以翠華裝飾的公主塔和縹緲的碧山巔峰爲背景,增添了神秘和超脫的氛圍,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美景的贊歎和對超然境界的曏往。

何景明

何景明

明河南信陽人,字仲默,號大復。八歲能作文,十五中舉人。弘治十五年進士,授中書舍人。正德初,劉瑾用事,謝病歸。瑾敗,以薦除中書。時武宗多以佞幸爲義子。景明疏言“義子不當蓄,宦官不當寵”。官至陝西提學副使,以病投劾歸,抵家而卒。與李夢陽齊名,主張“文必秦漢,詩必盛唐”。時人言天下詩文必稱“何李”。又與邊貢、徐禎卿並稱四傑,及康海、王九思、王廷相稱七才子,即所謂“前七子”。然何、李成名之後,論詩每相牴牾。申何者謂何詩俊逸,李詩粗豪,蓋風格實有區別。有《大復集》、《雍大記》、《四箴雜言》。 ► 16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