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海太守行贈徐以敬

西曹大夫,東海太守,且停爾車飲我酒。二十讀書飽經術,腰下組綬無一尺。 一朝天子賜五馬,十年官至二千石。漢家盜賊滿山東,十城九城荊杞中。 玉食常懷股肱郡,蒼生久慕循良風。況君兄弟皆甲第,出入光輝無與比。 兄飛仙舄宰王畿,弟握侯符長千里。四世五公自此始,不見關西楊伯起。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西曹大夫:指在朝廷中擔任要職的官員。
  • 東海太守:東海郡的行政長官。
  • 組綬:古代官員腰間系的絲帶,用以掛印,象征官職。
  • 五馬:古代指高官的待遇,五匹馬駕車。
  • 二千石:古代官職的俸祿等級,這裡指高官。
  • 股肱郡:比喻重要的郡縣,如同皇帝的股肱。
  • 循良風:遵循良好的風俗和政策。
  • 甲第:科擧考試中的最高等級。
  • 仙潟:仙人的鞋子,比喻高官。
  • 侯符:侯爵的符信,象征權力。
  • 關西楊伯起:指楊震,東漢名臣,以清廉著稱。

繙譯

西曹的大夫,東海的太守,請停下你的車,與我共飲美酒。二十嵗時飽讀經書,精通經學,腰間的組綬卻沒有一尺長,未曾掛印。

一朝天子賜予你五馬高車,十年間你的官職已至二千石,位居高官。漢家的盜賊遍佈山東,十座城中有九座城在荊棘和杞樹之中。

你常懷對重要郡縣的關懷,百姓久慕你遵循良好的風俗和政策。何況你兄弟都取得了科擧的最高等級,出入間光煇無人能比。

你的兄長如仙人般治理王畿,你則握有侯爵的符信,長治千裡。四代五公的榮耀自此開始,不見關西的楊伯起。

賞析

這首作品贊頌了東海太守徐以敬的才華和政勣。詩中通過對比其早年讀書與後來官職的陞遷,突出了他的成就。同時,通過描繪漢家社會的動蕩和百姓對良好治理的渴望,強調了徐以敬在政治上的重要性和百姓對他的敬仰。最後,以兄弟的榮耀和家族的煇煌作爲結尾,表達了對其家族未來的美好祝願。整首詩語言典雅,意境深遠,既展現了作者對徐以敬的敬珮,也反映了儅時社會對賢能之士的期待。

何景明

何景明

明河南信陽人,字仲默,號大復。八歲能作文,十五中舉人。弘治十五年進士,授中書舍人。正德初,劉瑾用事,謝病歸。瑾敗,以薦除中書。時武宗多以佞幸爲義子。景明疏言“義子不當蓄,宦官不當寵”。官至陝西提學副使,以病投劾歸,抵家而卒。與李夢陽齊名,主張“文必秦漢,詩必盛唐”。時人言天下詩文必稱“何李”。又與邊貢、徐禎卿並稱四傑,及康海、王九思、王廷相稱七才子,即所謂“前七子”。然何、李成名之後,論詩每相牴牾。申何者謂何詩俊逸,李詩粗豪,蓋風格實有區別。有《大復集》、《雍大記》、《四箴雜言》。 ► 16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