泊雲陽江頭玩月

扁舟泊沙岸,皓月出翠嶺。 開窗鑑清輝,照我孤燭冷。 高林散疏光,遠渚接餘景。 縱橫銀漢回,三五玉繩耿。 弦望幾更易,客行尚殊境。 佳期邈山嶽,端坐令人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扁舟:小船。
  • 皓月:明亮的月亮。
  • :照。
  • 清輝:清澈明亮的光輝。
  • 孤燭:孤獨的蠟燭。
  • 高林:高大的樹林。
  • 疏光:稀疏的光線。
  • 遠渚:遠處的沙洲。
  • 餘景:餘暉,指日落後的光線。
  • 銀漢:銀河。
  • 三五:指星星,古時常用「三五」指星星。
  • 玉繩:星名,這裏泛指星星。
  • :明亮。
  • 弦望:指農曆每月初七、八和二十二、三,月亮半圓,稱爲弦;農曆每月十五,月亮圓滿,稱爲望。
  • 更易:變化。
  • 客行:旅途中的行走。
  • 殊境:不同的境地。
  • 佳期:美好的時光。
  • :遙遠。
  • 山嶽:高山。
  • 端坐:正坐。
  • :思考,反省。

翻譯

小船停泊在沙岸邊,明亮的月亮從翠綠的山嶺上升起。 打開窗戶,清澈的月光照進屋內,照在我孤獨的蠟燭上,顯得格外冷清。 高大的樹林中透出稀疏的光線,遠處的沙洲上還殘留着日落的餘暉。 銀河縱橫交錯,星星點點,明亮地閃爍。 月亮的圓缺變化了幾次,而我仍在旅途中的不同境地行走。 美好的時光遙不可及,如同高山一般遙遠,我只能靜靜地坐着,讓人深思。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幅夜晚泊船江邊的靜謐畫面,通過月光、孤燭、樹林、沙洲等元素,營造出一種孤獨而寧靜的氛圍。詩中「開窗鑑清輝,照我孤燭冷」一句,巧妙地將月光與孤燭相對照,突出了詩人的孤獨感。後文通過對月亮圓缺和旅途變化的描寫,表達了詩人對遠方美好時光的嚮往和對旅途的感慨。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美景的欣賞和對人生旅途的深刻思考。

何景明

何景明

明河南信陽人,字仲默,號大復。八歲能作文,十五中舉人。弘治十五年進士,授中書舍人。正德初,劉瑾用事,謝病歸。瑾敗,以薦除中書。時武宗多以佞幸爲義子。景明疏言“義子不當蓄,宦官不當寵”。官至陝西提學副使,以病投劾歸,抵家而卒。與李夢陽齊名,主張“文必秦漢,詩必盛唐”。時人言天下詩文必稱“何李”。又與邊貢、徐禎卿並稱四傑,及康海、王九思、王廷相稱七才子,即所謂“前七子”。然何、李成名之後,論詩每相牴牾。申何者謂何詩俊逸,李詩粗豪,蓋風格實有區別。有《大復集》、《雍大記》、《四箴雜言》。 ► 16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