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獵篇

周王八駿行萬里,朝遊昆崙暮滄海。驅霆策電遍天地,虎驟龍馳倏煙靄。 奔戎造父兩爲佐,大人王母遙相待。千金白狐來四荒,螻蟻下國輕天王。 君不見秦皇叱吒役九有,海東驅石石爲走。橋邊孺子如婦人,博浪沙中鐵椎吼。 又不見武皇旌旗日絡繹,射蛟潯陽江水赤。五陵俠少夜相遇,探丸殺吏還驚闢。 天門嵯峨城九重,虎豹爲衛蛟龍宮。紫微鉤陳翼帝座,至尊秪合安高崇。 脫淵之魚出山虎,白龍魚服何勞苦。沉江距河勢有然,萬乘反遭匹夫侮。 君不見曹家老爽誠愚蒙,平生不識司馬公。死生禍福在人手,寧能常作富家翁。 一門流血豈足惜,坐使神器歸奸雄。昨夜昌平人夢天,龍文赤日繞燕川。 城中莫辯真天子,道上傳看七寶鞭。腐儒爲郎不扈從,願奏相如諫獵篇。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昆崙:亦作「崑崙」,山名。
  • :古代稱西部民族。
  • 造父:西周著名御車者。
  • (shū):極快地。
  • 九有:九州。
  • 嵯峨(cuó é):形容山勢高峻。
  • 紫微:星名。
  • 鉤陳:星名。
  • (zhī):同「只」。
  • 白龍魚服:比喻貴人微服出行而遭遇危險。
  • 愚蒙:愚昧不明。
  • 神器:代表國家政權的實物,如玉璽等。

翻譯

周穆王的八駿馬能行走萬里,早上在崑崙山遊玩晚上就到了滄海。像驅使雷霆和鞭策閃電般跑遍天地,像虎豹奔騰像蛟龍飛馳轉眼間就消失在煙霧中。西部的戎人和造父兩人作爲輔佐,周穆王和西王母在遠方相互等待。價值千金的白狐從四方荒遠之地而來,像螻蟻般的小國輕視周天子。你沒看見秦始皇大聲喝令統治着九州,在東海驅使石頭讓石頭也能奔走。橋邊的張良像個婦人,在博浪沙用鐵椎襲擊秦始皇大聲怒吼。又沒看見漢武帝旗幟每天絡繹不絕,在潯陽江射蛟龍使江水都變紅了。長安五陵的俠客少年晚上相聚,比試摸取彈丸擊殺官吏還驚退躲避。天門高峻城有九重,有虎豹守衛還有蛟龍盤踞的宮殿。紫微和鉤陳護衛着皇帝的寶座,天子只應安心處在高高在上的尊崇地位。逃脫深淵的魚和出了山的虎,白龍化成魚的樣子出行多辛苦啊。自沉江到距河有這樣的形勢,擁有萬乘之尊的皇帝卻反遭受平民的侮辱。你沒看見曹魏家族的曹爽確實愚蠢糊塗,平生都不認識司馬懿。生死禍福都掌握在別人手中,怎能一直做個富家翁。一家人流血犧牲哪裏值得惋惜,最終使得國家政權歸了奸雄。昨晚昌平有人夢到天,龍紋紅日環繞着燕川。城中不能分辨真正的天子,道路上傳看七寶鞭。我這個迂腐的儒生作爲郎官不隨從護駕,希望進獻司馬相如那樣的《諫獵篇》。

賞析

這首詩通過列舉周穆王、秦始皇、漢武帝以及歷史上的一些事件和人物,如張良刺秦、曹爽的覆滅等,感慨權貴的興衰和命運的無常。詩人描繪了各種威嚴的景象和傳奇故事,表現出對權力與野心的思考。詩中強調了即使是尊貴如天子,如果不謹慎行事,也可能遭遇危險和屈辱,同時也借用典故暗示當時政治局勢的複雜和危險。最後表達了自己作爲臣子對統治者的諫言之意,整首詩富有歷史感和寓意,語言雄健且意境宏闊。

何景明

何景明

明河南信陽人,字仲默,號大復。八歲能作文,十五中舉人。弘治十五年進士,授中書舍人。正德初,劉瑾用事,謝病歸。瑾敗,以薦除中書。時武宗多以佞幸爲義子。景明疏言“義子不當蓄,宦官不當寵”。官至陝西提學副使,以病投劾歸,抵家而卒。與李夢陽齊名,主張“文必秦漢,詩必盛唐”。時人言天下詩文必稱“何李”。又與邊貢、徐禎卿並稱四傑,及康海、王九思、王廷相稱七才子,即所謂“前七子”。然何、李成名之後,論詩每相牴牾。申何者謂何詩俊逸,李詩粗豪,蓋風格實有區別。有《大復集》、《雍大記》、《四箴雜言》。 ► 16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