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園春

智慧男兒,速悟塵勞,勿將性疲。但此身彼物,皆名幼化,多虛少實,不可追隨。萬種纏綿,千般汨沒,荏苒光陰老卻伊。爭如向,太玄真教法,討論希夷。 乾坤蕩蕩無依。似一片、閒雲出世奇。悟性宗合道,恩山易挫,神舟得岸,苦海難迷。行滿功成,仙遊羽化,物外何如土底歸。無佗事,要昇天入地,俱在心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沁園春:詞牌名,源於宋代。
  • 丘處機:元代著名道士,道教全真派代表人物。
  • 智慧男兒:指有智慧的男子。
  • 塵勞:指世俗的煩惱和勞苦。
  • 性疲:指精神上的疲憊。
  • 幼化:指事物的虛幻和短暫。
  • 汨沒:沉沒,消失。
  • 荏苒:時間漸漸過去。
  • 太玄真教法:指道教的深奧教義。
  • 希夷:指虛無縹緲,難以捉摸的境界。
  • 乾坤:指天地。
  • 蕩蕩:廣闊無邊的樣子。
  • 無依:無所依靠。
  • 閒雲:自由自在的雲。
  • 性宗:指道教中關於本性的教義。
  • 恩山:比喻恩情深厚。
  • 易挫:容易受挫。
  • 神舟:比喻人的精神或靈魂。
  • 得岸:到達岸邊,比喻達到目的。
  • 苦海:比喻人生的苦難。
  • 難迷:難以迷失。
  • 行滿功成:指修行圓滿,功業成就。
  • 仙遊羽化:指成仙飛昇。
  • 物外:指超越物質世界。
  • 土底歸:指死亡,迴歸塵土。
  • 無佗事:沒有其他的事情。
  • 昇天入地:指超越生死,自由穿梭於天地之間。

翻譯

有智慧的男子啊,快些領悟世俗的煩惱,不要讓心靈感到疲憊。要知道,無論是身體還是外物,都是短暫和虛幻的,多虛假少真實,不值得我們追隨。無數的纏綿和千般的沉沒,時間就這樣悄悄流逝,老去了年華。不如向着道教的深奧教義去探討那虛無縹緲的境界。

天地廣闊無邊,無所依靠,就像一片自由的雲彩,出世而奇異。領悟道教關於本性的教義,恩情雖深卻容易受挫,精神如舟終得岸,人生的苦難難以迷失方向。修行圓滿,功業成就,成仙飛昇,超越物質世界,歸於塵土又有何妨。沒有其他的事情,要昇天入地,全在於你的內心。

賞析

這首作品是元代道士丘處機所作,表達了對世俗的超越和對道教深奧教義的追求。詞中通過對「塵勞」、「性疲」、「幼化」等概念的描繪,強調了世俗的虛幻和短暫,以及追求精神自由的重要性。通過比喻和象徵,如「閒雲」、「神舟得岸」等,形象地表達了超越世俗、達到精神自由的境界。整首詞語言凝練,意境深遠,體現了道教哲學中對生命本質和宇宙真理的深刻思考。

丘處機

丘處機

金登州棲霞人,字通密,號長春子。十九歲出家,爲重陽真人王哲弟子,全真道教七真之一。金大定間,居磻溪、隴州等地,結交士人,曾應金世宗召至中都。後仍還居棲霞山中。成吉思汗十四年,應召率弟子李志常等西行。見成吉思汗於西域雪山。問長生之道,則告以清心寡慾爲要,並以天道好生爲言。賜爵大宗師,掌管天下道教。十八年東還。在燕以璽書釋奴爲良達二三萬人。弟子李志常撰《長春真人西遊記》,述其事甚詳。有《磻溪集》、《鳴道集》、《大丹直指》等。 ► 2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