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盧琦
海棠庭院日西入,絳蠟凝香高一尺。 銀臺照夜春溶溶,金屏繡褥光相射。 洞房寶扇雙鳳花,丫鬟纖手籠絳紗。 蘭燈交暉奪明月,玉杯照影傾流霞。 高堂舞袖沈香暖,歡娛未盡春宵短。 長風駘蕩落花多,野鳥啼春動幽怨。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絳蠟:紅色的蠟燭。
  • 銀臺:銀製的燭臺。
  • 春溶溶:形容春光融融,溫暖如水。
  • 金屏繡褥:金色的屏風和繡花的褥子,形容室內裝飾華麗。
  • 洞房:新婚夫婦的臥室。
  • 寶扇:華麗的扇子。
  • 丫鬟:女僕。
  • 絳紗:紅色的紗布。
  • 蘭燈:以蘭花爲裝飾的燈。
  • 交暉:交相輝映。
  • 玉杯:玉製的酒杯。
  • 流霞:指美酒。
  • 舞袖:舞蹈時揮動的袖子。
  • 沈香:沉香,一種香料。
  • 駘蕩:輕柔飄動。
  • 幽怨:深藏的怨恨。

翻譯

太陽西下,海棠花盛開的庭院中,一支高一尺的紅色蠟燭凝結着香氣。銀製的燭臺照亮了夜晚,春光如水般溫暖,金色的屏風和繡花的褥子在燈光下相互輝映。新婚的臥室裏,華麗的扇子和寶燈交相輝映,女僕纖細的手輕輕地覆蓋着紅色的紗布。蘭花裝飾的燈與明月爭輝,玉製的酒杯中映照着美酒,彷彿傾倒了流霞。高堂之上,舞動的袖子在沉香的溫暖中飄揚,歡樂的時光未盡,春宵卻已顯得短暫。長風輕柔地吹動,落花紛飛,野鳥的啼叫在春天中喚起了深藏的怨恨。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個春夜的庭院景象,通過豐富的色彩和細膩的意象,展現了夜晚的寧靜與華麗。詩中「絳蠟凝香」、「銀臺照夜」等詞句,巧妙地運用了色彩和光影,營造出一種溫馨而神祕的氛圍。後半部分通過對「舞袖」、「沈香」等細節的描寫,傳達了春宵短暫、歡樂易逝的哀愁,以及「野鳥啼春」所引發的幽怨情感,使詩歌的情感層次更加豐富,意境深遠。

盧琦

元惠州人,字希韓,號立齋。順帝至正二年進士,授州錄事,遷永春縣尹,賑饑饉,止橫斂,均賦役,訟息民安。十四年,農民軍數萬人來攻,被擊退。改寧德縣尹。歷官漕司提舉,以近臣薦,除知平陽州,未上卒。有《圭峯集》。 ► 260篇诗文